协和专家推荐:这样吃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协和专家推荐:这样吃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其感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header count 3
wh 640x479,1242x920,708x475
content image_url https://wy-static.wenxiaobai.com/chat-rag-image/15096509186557765892
content image_url https://wy-static.wenxiaobai.com/chat-rag-image/9823116495075697997
content image_url https://wy-static.wenxiaobai.com/chat-rag-image/5450786514346976648
为什么饮食预防很重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的发生有关,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 淋巴瘤)。《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发生的最重要、最可控的手段。有研究报道,虽然2000-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逐渐减低,2015-2019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仍有40.0%。
具体饮食预防措施
北京协和医院“幽我无忧”科普团队推荐以下饮食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进餐习惯
实行分餐制度:聚餐时夹菜应使用公筷或其他公用餐具,避免共同进餐人之间的餐具接触。有小朋友的家庭,大人和小朋友的餐具要分开使用,同时,餐具也要定期消毒并及时晾干,保持干燥。
避免口对口喂食:这种行为可能将大人口腔内的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孩子。可以用辅食剪或者其他工具处理食物,以方便孩子进食。另外,家长也应避免和孩子嘴对嘴亲亲的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经常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要混用,并且应经常蒸煮消毒。
及时洗手: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经粪-口途径传播。
食物经过高温加工: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避免“助幽”饮食习惯
高盐饮食:盐分的过量摄入会损害胃黏膜屏障,促进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如果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高盐饮食可能进一步增加患胃癌风险。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腌制食品、熏制食品、加工肉类摄入较多:这类食品中存在的亚硝胺可能引起 DNA损伤和氧化应激,促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展。
蔬菜、水果摄入较少:蔬菜、水果富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黄素、多酚类化合物等,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免疫力。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可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300g,新鲜水果摄入量200~350g。
糖分摄入过多:研究显示,糖分摄入过多,例如饮食中有较多水果蜜饯、甜点、含糖饮料,可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建议控制糖分摄入,并适当增加全谷物摄入。
适量摄入“抑幽”食物
富含萝卜硫素的食物:目前有较多证据支持萝卜硫素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菌活性。十字花科蔬菜中(如西兰花、菜花、羽衣甘蓝、卷心菜、芥兰等)萝卜硫素含量较高,其中以西兰花芽中含量最为丰富。
莓果类水果:研究显示莓果类水果(蔓越莓,覆盆子,草莓,蓝莓,越橘)提取物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生长,一方面可能因为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其影响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的黏附有关。
富含白藜芦醇的食物:例如葡萄、桑葚、蔓越莓、草莓等。白藜芦醇可以减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
富含乳铁蛋白的食物:例如牛奶、酸奶、奶酪。乳铁蛋白具有天然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包括幽门螺旋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的生长。
为什么这些措施有效?
分餐制和公筷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细菌通过唾液传播的机会。
避免高盐和腌制食品:这类食物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使细菌更容易定植。
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抵抗细菌感染。
特定食物的抑菌作用:如萝卜硫素和白藜芦醇等成分,已被研究证实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效果。
实用饮食建议
日常饮食搭配:
- 主食:全谷物(糙米、燕麦等)搭配适量白米饭
- 蔬菜:每天至少三种以上,包括深绿色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
- 水果:选择新鲜水果,避免过多果汁和蜜饯
- 蛋白质:适量摄入鱼、鸡胸肉等白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
注意事项:
- 尽量在家用餐,减少外出就餐频率
- 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使用公筷
- 定期检查家庭成员的口腔卫生状况
- 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个人用品
通过这些科学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降低相关胃部疾病的风险。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餐桌上的细节开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