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暴涨23%,民众生活受冲击
日本米价暴涨23%,民众生活受冲击
近期,日本米价持续飙升,引发广泛关注。最新数据显示,8月日本大米价格同比上涨23%,创下近年来最大涨幅。这一现象不仅影响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也引发对日本粮食安全的担忧。
米价缘何暴涨?
本轮米价上涨始于今年春季,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
极端天气影响产量:2023年夏季,日本遭遇罕见高温,导致稻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2023年日本大米产量为661万吨,同比减少1.4%,创下历史新低。
游客激增推高需求:随着新冠疫情后旅游复苏,访日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据统计,2023年日本接待游客251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倍。这些游客对日本大米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进一步推高需求。
政府政策调控: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调整大米生产,控制产量。目前,约四成水田已落实生产调整政策,大米年产量控制在700万吨以下。
地震预警引发囤积:今年8月,日本气象部门发布地震预警,引发民众囤积大米,加剧供应紧张。
民众生活受冲击
米价上涨对日本民众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在东京、大阪等地,超市出现大米断货或限购情况。一些超市对大米实施限购措施,如每人限购一袋。在大阪,约80%的零售店出现大米断货。
米价上涨也迫使消费者调整饮食结构。一些家庭开始用荞麦面等替代品代替大米,餐厅也纷纷上调价格或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此外,为生活困难人群提供食品的公益组织也因大米短缺而减少发放量。
政府应对引发争议
面对“大米荒”,日本政府的应对措施引发争议。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两次呼吁中央政府投放储备米,均被拒绝。农林水产大臣坂本哲志表示,投放储备米可能影响大米流通,现阶段不会采取这一措施。
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则表示,政府储备米是在全年大米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投放,而新米上市后供应紧张状况将缓解。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民众认可,许多人批评政府应对迟缓。
未来走势如何?
随着新米陆续上市,市场预期供应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但考虑到今夏持续高温可能影响新米产量和品质,未来一年大米供应形势仍不容乐观。
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一仁指出,虽然新米上市会暂时缓解供需矛盾,但由于旧米库存已售罄,市场流通量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为日本粮食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日本米价飙升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关乎日本的粮食安全和民生福祉。如何平衡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确保国民获得充足、优质的大米,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