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尿液颜色看健康:常见异常颜色及成因解析
从尿液颜色看健康:常见异常颜色及成因解析
尿液的颜色不仅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受到饮食和药物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尿液颜色所代表的身体信息,以及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变化的药物种类,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从尿液颜色,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一般健康成人每日的平均排尿量为1200~1500ml,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主要由水、盐、尿素及肾分泌出来的尿色素(黄色),所以尿液大多呈现透明淡黄色。当摄取过多水分时,尿液的颜色就会变淡;反之,水分摄取量不足或发汗太多时,其颜色就会变得较浓。此外,尿液的颜色也会受一些因素影响,例如食物、药物或疾病。
其中最常影响尿液颜色,莫过于日常的饮食,例如食物中若含维生素B群,尿液会呈亮黄绿色;若吃了较多含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的食物,则尿液会偏深黄或橘色;当多吃红火龙果,尿液就变成了紫红色;倘若缘芦笋吃过多,尿液可能就变成绿色的! (推荐:你脱水了吗?小便的颜色会告诉你)
以下帮大家整理出不同尿液颜色,可能代表的身体状况:
干净、透明:表示身体补充了大量水分,但请记得不要喝太多水,否则会造成血液中的电解质失衡。
淡黄色:正常,代表身体补充了足够的水分。
深黄色:代表身体稍微缺乏水分,请记得补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
橘色:有些食物如红萝卜、木瓜、中药大黄等以及维生素C会让尿液呈橘色;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胆管有问题。
粉色或红色:部分食物(黑莓、甜菜等、红火红果)会让尿液呈粉色或红色,但也可能是血尿(泌尿道感染、摄护腺肥大…)。
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芦荟、大黄等,会让尿液颜色呈深褐色;严重烧伤、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急性黄疸性肝炎等患者,会排出如同酱油般颜色的尿液。
绿色:有些食物或药品含绿色染料,会让尿液呈现绿色;也可能是尿道感染绿脓杆菌。
乳白色:若伴有排尿异常、腰痛、发热时,可能是尿道感染的征兆。
混浊:尿液混浊可能是因为轻微脱水,也可能因为尿液里有脓,有脓的原因包括阴道感染、膀胱炎、输尿管壁因肾结石而受损、淋病、感染披衣菌等症状。
二、可能改变尿液颜色的药物
除了上述状况可能引起尿液颜色改变外,事实上,有些药物也可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以下微笑列举各种可能改善尿液颜色的药物(依尿液呈色分类):
黑色尿液
- 番泻叶(缓泻剂)
- 铁剂
- 芦荟(缓泻剂)
- 番泻苷(缓泻剂,中/碱性)
深褐色/咖啡色尿液
- 氯喹(抗疟疾药)
- 左旋多巴(巴金森氏症药物)
- 甲基多巴(巴金森氏症药物)
- 甲硝唑(抗生素)
- 硝酸盐类药品(心绞痛用药)
- 呋喃妥因(尿道感染抗生素)
- 磺胺类药物(抗生素)
橘色/黄橙色尿液
- 氯唑沙宗(肌肉松弛剂)
- 双氢麦角胺(偏头痛药物)
- 柔红霉素(化疗药物)
- 多柔比星(化疗药物)
- 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氏症药)
- 铁螯合剂
- 吡咯烷酮(尿道止痛剂)
- 利福平(结核病药物)
- 番泻苷(缓泻剂,酸性)
- 磺胺吡啶(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
- 华法林(抗凝血药)
红色/粉红色尿液
- 氯丙嗪(精神稳定剂)
- 肝素(抗凝血药)
- 布洛芬(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 苯妥英钠(抗癫痫药物)
绿色/蓝绿色尿液
- 阿米替林(三环抗抑郁剂)
- 西咪替丁(胃酸抑制剂)
- 吲哚美辛(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 甲基蓝
- 甲氧氯普胺(促肠胃蠕动药)
- 异丙嗪(抗组织胺)
- 三氨蝶啶(保钾利尿剂)
亮黄色尿液
- 维生素B2
- 复合维生素B
本文原文来自美多雅健康生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