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海军司令部大楼的生死争夺
淞沪会战:海军司令部大楼的生死争夺
1937年8月的上海,淞沪会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座建筑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这座位于虹口公园附近的建筑,不仅是日军在淞沪地区的指挥中枢,更因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了中国军队必须拔除的钉子。
8月18日夜,一支特殊的中国军队悄然抵近海军司令部附近。这是一支由300名精锐组成的化学兵联队,装备着12门德国造李文斯抛射炮。他们的任务是摧毁这座日军的前线指挥中枢。
8月19日凌晨,随着前线指挥部一声令下,化学兵联队开始了他们的攻击。第一次发射未能击中目标,但官兵们迅速修正距离方位,进行第二次发射。这一次,炮弹准确命中了日军的第四层营房,黄磷燃烧弹特有的强大威力瞬间爆发,敌方阵地上空出现大片红光,浓烟滚滚。化学兵的炮火给了敌人以重大压制,使其抬不起头来,后来不得不狼狈逃窜。
初战得手后,化学兵联队继续朝着日军目标连续做了3次齐放,直到观测员报告说敌方阵地工事全部倒塌了,才停止射击。第二天,上海各大小报纸以头版头条新闻,用醒目套红铅字刊登了中国军队胜利的消息。上海《申报》以《日司令部残破》为题对战况作了报道:“……遥望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已残破不全,屋顶太阳旗早已撤除,第四层大楼因遭我方猛烈炮击,早已一片瓦砾,不能应用。而各层楼之玻璃,完全震碎,宛如蜂房……”
这场战斗不仅摧毁了日军的指挥中枢,更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日军万万没想到,中国军队的炮位会安放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还以为是用远射程重炮向他们攻击的,于是便用远射程炮向国民党军队纵深还击,化学兵联队反而安然无恙。此后,化学兵们和日军周旋了3个昼夜。白天,敌人步兵不敢出动,敌机从早到晚利用其空中优势在我方阵地上空轮番侦察和扫射轰炸,而抛射炮联队为了不暴露目标,白天不轻易炮击,利用战斗空隙睡觉休息,夜间则择机狠打日军。
4天后的一个清晨,援军前来换防,接手了化学兵联队的炮兵阵地,学兵们撤到罗店镇进行整补,不久先后分乘征用来的汽车沿京杭国道返回南京归建,他们短暂的参战经历也就戛然而止。
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在装备劣势下的智慧和勇气,更彰显了中国军人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海军司令部大楼的争夺战,成为了淞沪会战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英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