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可以控制高血压、缓解下背痛,好处竟然这么多!
太极拳可以控制高血压、缓解下背痛,好处竟然这么多!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对高血压前期患者有显著的降压效果。研究表明,太极拳在降压效果方面优于其他有氧运动,如慢跑、爬楼梯、快走和骑自行车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太极拳的降压效果及其练习方法。
合理运动被认为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中心学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发表过研究成果:
对高血压前期患者来说,平时多打太极拳,降压效果比其他有氧运动更好。
研究招募342名平均年龄为49岁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慢跑、爬楼梯、快走和骑自行车;
另一组练习24式杨氏太极拳,运动频率为每周4次,每次1小时。
12个月后,太极拳与有氧运动组参试者的收缩压分别平均降低了7.01毫米汞柱和4.61毫米汞柱;
相比有氧运动组,太极拳组24小时动态收缩压和夜间动态收缩压的降幅更大,夜间脉搏也显著变慢。
此外,练习太极拳的人中有近22%血压降至正常范围,而有氧运动组的这一比例为近16%;与有氧运动组相比,太极拳组继续发展为高血压的患者更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健说,高血压前期是指血压高于正常水平,但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指标,也称正常高值。
《高血压病治未病干预指南》界定,收缩压达到12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前期。
临床发现,很多高血压都由高血压前期发展而来,高血压前期同样会导致心脏病发作风险成倍增加。
过去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比快走更有效的降压效果。新研究则显示,太极拳在降压有效性方面,还优于慢跑、爬楼梯和骑自行车等多种有氧运动。
刘健解释说,练习太极拳需要凝神聚气、调整呼吸吐纳,有助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舒缓紧张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同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得到有效调节,也有助降压。
日常运动中,可选择24式简化太极拳帮助调节血压,记住心静体松、圆活连贯、虚实分明、呼吸自然四个要领。
练习时,将大脑放空、排除杂念,免除外界干扰;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等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做到平顺、连贯;呼吸要自然匀细、徐徐吞吐,与动作自然配合。
最初练习时,需要熟悉呼吸节奏和脚步动作,扎稳“下盘”,打完一套可能需要56分钟。动作熟练后,要注意将细节做到位,适当延长时间至10分钟,保证每次练习打足3套,用时达到半小时,每周练习37天。
刘健提醒,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短时间内经历较大温差。春、夏、秋季可在公园、花园等空气清新、温湿度适中、土地平整坚实的地方练习,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上午910点、下午35点为宜;夏天易出汗,练习时少量多次补水,结束后不要立刻冲凉;冬季最好在室内练习。
二十四式太极拳演练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分解
其中,太极拳中倒卷肱动作,可以放松身体轴心、增加腰椎间肌肉的弹性与柔韧度。
旋腰转脊倒卷肱
你学会了吗?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