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院士团队揭秘改善睡眠神药: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表现亮眼
陆林院士团队揭秘改善睡眠神药: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表现亮眼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团队发布了关于改善睡眠药物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评估了不同药物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结果显示,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在多个方面表现优异,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扎来普隆和艾司佐匹克隆也有显著效果。这项研究为临床医生和失眠患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有助于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新一代助眠药物的佼佼者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近年来研发的新一代助眠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传统镇静催眠药不同。它通过阻断大脑中食欲素神经肽与其受体的结合,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帮助患者入睡和维持睡眠。
陆林院士团队的研究发现,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在多个睡眠参数上表现出显著优势:
- 缩短入睡时间:患者能够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 减少入睡后的清醒时间:夜间醒来次数减少,睡眠更加连续
- 增加睡眠总时长:整体睡眠时间得到有效延长
- 提高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其中,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两种药物表现尤为突出。与安慰剂相比,它们不仅在改善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方面效果显著,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副作用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药物不会导致次日昏睡或“宿醉”感,这为需要保持日间功能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目前,达利雷生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并获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的A级证据和I级推荐。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的主流选择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助眠药物之一,其代表药物包括扎来普隆、艾司佐匹克隆等。这类药物相较于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依赖性低等优点。
研究显示,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 扎来普隆:在增加睡眠总时长方面表现优异
- 艾司佐匹克隆: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这类药物的耐受性较好,短期使用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大量使用仍可能产生依赖性,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其他类型助眠药物:各有优劣,需谨慎选择
除了上述两类药物,临床上还有其他类型的助眠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
-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虽然起效快,但依赖性和耐药性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
- 抗抑郁药:部分药物如多塞平、曲唑酮等具有镇静作用,适用于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
-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能调节生物钟,适合时差调整或昼夜节律失调引起的失眠
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助眠药物需综合考虑失眠类型、共病情况以及个体需求。用药应遵循医生指导,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此外,改善生活习惯对提升睡眠质量同样重要:
- 规律作息,每天定时上床和起床
- 减少咖啡因摄入,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 睡前放松身心,如泡脚、听轻音乐或冥想
如果失眠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