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肥东4.7级地震:郯庐断裂带活动引发,预警系统提前7秒发布警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9: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肥东4.7级地震:郯庐断裂带活动引发,预警系统提前7秒发布警报

2024年9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1.97度、东经117.61度。此次地震不仅造成当地震感强烈,还波及周边多个城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罕见地震事件,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郯庐断裂带上。

郯庐断裂带:合肥地震的“罪魁祸首”

郯庐断裂带,这条贯穿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带,全长2400多公里,自南向北穿越湖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直至进入渤海,继续北上穿过东北三省,最终延伸至俄罗斯。其形成可以追溯到中元古代,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郯庐断裂带的南段雏形开始显现。在中生代燕山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郯庐断裂带经历了大幅度的北延,并转化为逆冲断层。此后,虽然断裂带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并在新构造期表现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

这条断裂带不仅规模宏伟,结构复杂,而且在中国地质学和地震学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条深断裂带,也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同时还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其宽度从几十公里到200公里不等,总体走向北东10-20度。断裂带内,岩石破碎程度不一,从断层泥、糜棱岩到碎裂岩等均有分布,这些构造岩的形成是断裂带活动历史的直接证据。

郯庐断裂带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如辽宁鞍山铁矿、山东招远金矿、山东蒙阴金刚石矿等。此外,大别山—胶南地区的高压变质带也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完善、出露最好的变质带之一,这些深变质和热液型的高压矿物岩石和矿产,为研究超高压变质作用和板块碰撞作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一条地震活动带,郯庐断裂带历史上多次发生大地震。据统计,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是地震活动最为频繁和强烈的区域,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这一段。例如,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条断裂带上。

合肥地震:历史与现状

肥东县位于郯庐断裂带南段,历史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2024年9月以来,肥东县已发生多次地震,最大为4.7级。据合肥市地震局介绍,肥东县梁园镇处于郯庐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相对较多。实际上,往年也监测到1-2级的地震,但体感并不明显,因此未被居民注意。从历史数据来看,今年地震的频次并不特别突出。历史上肥东县梁园镇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居民可参考安徽省地震局最新通报,近几日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不用过分担忧。

地震预警:科技助力防灾减灾

在肥东4.7级地震中,地震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市民发现手机上提前蹦出来地震预警信息,大家纷纷惊呼真的有效。有细心网友提问,地震不是不可预测吗,那么这次预警又是如何实现的?

地震预警不是预报,而是地震发生之后的事情,即地下断层刚刚开始破裂,但是它的地震波还没有传播开来的时候,进行快速处理来发出警报。当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最先到达地面,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震动,破坏性较强,两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纵波每秒约6公里左右,横波每秒只有3.5公里左右,纵波总能跑赢横波。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捕捉到“纵波”的信号后,会快速测定出震级、烈度、震源深度等相关数据,并借助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赶在横波到达前向各个终端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网由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与中国铁塔、华为公司、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共同建设,包括33个预警中心,近2万个不同类型的监测站点和一整套自主研发的完全自动化的处理系统。目前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预警区,首报用时平均仅需7秒,在一般预警区首报用时10至30秒,能够在破坏性地震波达到之前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地震与城市规划:未来的思考

肥东4.7级地震的发生,为合肥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城市规划敲响了警钟。未来的城市建设,势必要更加重视防震设计,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对于既有建筑,应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与加固改造;新建项目则需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确保其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护民众安全。此外,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公众防灾教育,提升全社会的抗震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同样是地震带给我们的长远课题。

每一次地震都是对城市韧性的严峻考验,也是推动我们深化对地质环境认知、提升防震减灾能力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关注、支持合肥的灾后重建,更应以此为契机,强化个人与家庭的防震知识储备,未雨绸缪,共筑安全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