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治疗与双抗疗法齐突破,中国白血病治疗实现重大创新
CAR-T细胞治疗与双抗疗法齐突破,中国白血病治疗实现重大创新
白血病,这种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浙江大学黄河教授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王建祥教授团队分别在CAR-T细胞治疗和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杭州方案”:CAR-T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完美结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的黄河教授团队,针对白血病治疗中复发率高、感染风险大、长期生存率低等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将CAR-T细胞治疗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结合的一体化治疗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巧妙利用了CAR-T治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将其转化为治疗优势。具体来说,CD7 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快速扩增,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随后直接回输同一供者来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无需传统的清髓性预处理化疗。同时,CAR-T细胞还能清除CD7阳性的正常T淋巴细胞,从而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这一创新方案不仅简化了治疗流程,更重要的是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高达68%,而传统挽救性化疗的生存率仅为20%。此外,该方案还大大降低了感染、复发和GVHD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疗效,这一方案在2023年12月第65届美国血液学大会上被国际专家誉为“杭州方案”,并以原创性论文形式发表在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CN201:优化升级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团队则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研发的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CN201,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增加了Fc段并改良了CD3端的结构,以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风险。
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王建祥团队报告了CN201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显示,CN201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治疗便捷性大幅提升:每周仅需输注一次,每次2-3小时,相比传统药物需要连续输注28天的方案,患者体验显著改善。
- 疗效显著:在目标剂量(20 mg以上)下,总缓解率超过70%,且90%以上的缓解患者达到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
- 安全性良好:CRS发生率不到30%,且多为1-2级,未出现4级以上CRS或神经毒性事件。
新疗法 vs 传统治疗:突破与优势
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相比,这两种新疗法都体现了显著的优势:
- 精准性:CAR-T细胞治疗和双特异性抗体都能精准靶向白血病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 持久性:CAR-T细胞能在体内持续存在,发挥长期抗肿瘤作用。
- 安全性:通过结构优化和治疗方案创新,新疗法显著降低了传统治疗中的副作用。
- 疗效: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新疗法的缓解率和生存率都显著高于传统治疗。
展望未来:从“杭州方案”到CN201,白血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这两个突破性研究成果,不仅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医学界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开辟了新路径。随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这些新疗法有望惠及更多患者,为白血病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正如黄河教授所说:“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反哺临床研究,提出新的治疗体系和方法,为病人带去生命的希望。”而王建祥教授也表示,期待CN201能尽快获批上市,让更多患者受益。
白血病治疗的未来,正在变得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