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专家提醒:食品中毒高发期,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5: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专家提醒:食品中毒高发期,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一起令人揪心的食品中毒事件:7月份,该省共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8人发病,其中3人死亡。这3起事件中有2起是由于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且平均病死率高达42%。这一消息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也凸显了预防食品中毒的重要性。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ICU主任周鑫健提醒广大市民,预防食品中毒的关键在于做好厨房卫生和个人卫生,选购新鲜食材,正确处理和保存食物。他强调,了解食品标签、保持厨房清洁、彻底烹饪食物、科学存储食材等措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长假期间,外出品尝美食时更要提高警惕,确保饮食安全。

01

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

食品中毒通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由食用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 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

  3. 动植物性食物中毒:摄入有毒动植物,如河豚、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02

典型案例分析

米酵菌酸中毒:致命的“美味”

2024年7月,广东省连续发生两起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导致2人死亡。米酵菌酸是一种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产生的剧毒毒素,常见于长时间发酵或浸泡的食物中,如发酵玉米面、河粉、粿条、米线以及泡发不当的银耳、木耳等。这种毒素耐高温,一般的烹调方法无法完全破坏其毒性,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2%。

农药残留中毒:餐桌上的“隐形杀手”

2024年9月,台湾台东县发生一起严重食物中毒事件,12人送医,3人死亡。经检验发现,患者体内均检出剧毒农药“特丁硫磷”,其中小米检出浓度最高,达405mg/kg。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03

实用预防措施

  1. 选购食材要谨慎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 避免购买外观异常、气味可疑的食材,如发芽土豆、变色的蔬菜等。
    • 对于需要长时间浸泡的食材,如银耳、木耳,应控制浸泡时间,避免过夜。
  2. 储存食物要科学

    • 食物应分类储存,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剩菜剩饭应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注意食品的保质期,过期食品坚决不食用。
  3. 烹饪过程要规范

    • 食材在烹饪前应充分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农药残留。
    • 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品要彻底煮熟,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食物。
    • 使用清洁的厨具和餐具,定期对厨房进行消毒。
  4. 个人卫生要重视

    • 饭前便后要洗手,处理食物前后也要洗手。
    • 避免用脏手接触食物,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04

应急处理指南

一旦发生食品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避免进一步中毒,并保存样本以备调查。

  2. 催吐与洗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帮助排出胃内毒素。

  3.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维持身体基本功能。

  4. 及时就医: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就诊。

  5. 报告相关部门:如果是群体性食物中毒,应及时向当地村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报告,保护好现场,配合调查处置。

食品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食品选购、储存和烹饪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将食品中毒的风险降到最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