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登机桥女将”:从普通桥手到全国技能大赛冠军
白云机场“登机桥女将”:从普通桥手到全国技能大赛冠军
在白云机场的机坪上,有一群人被称为“登机桥上的守护神”,他们每天穿梭于一架架飞机之间,用精准的操作确保每一名旅客安全登机。陈雪莲就是其中的一员,自2013年加入白云机场登机桥班组以来,她用十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桥手”成长为业务“巧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
90秒的精准与坚守
飞机落地后,登机桥桥手靠接航空器的标准时间是90秒。而在这短短的90秒里,桥手要操作重达3500公斤、长45米的登机桥,控制靠接速度、桥头角度、桥体高低,避开危险源,精准连接航站楼和飞机,将误差控制在1厘米内。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桥手具备极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从普通“桥手”到业务“巧手”
2013年,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的陈雪莲在机缘巧合下成为白云机场一名“桥手”。起初,她对“百分百用心”还没有深刻的体会,直到有一次业务演练中,陈雪莲在练习过程中因为操作过快,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失误。师傅在反复确认了模拟操作流程之后,便找陈雪莲谈心。师傅严肃地告诉她,民航是全链条工作流程,不管在哪个节点,安全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大局。“开桥岗位虽然平凡,却是民航安全的关键节点,对于民航人来说,安全无小事!”师傅的话深深印在陈雪莲的心上。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就要立足岗位,勤学苦练。此后,她调整心态,虚心请教前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利用休息时间在前场不断练习实操,积累登机桥操作的实践经验……
“学会如何上手操作登机桥并不是难事,一两个月就可以学会。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桥手,做到快和准,没有捷径,只有勤加训练!”这是陈雪莲对刚入职新人常说的话。她经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每一个新桥手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
苦练技能,赛场争先
2014年9月,陈雪莲参加了广东省机场集团第一届机场地面服务员登机桥操作技能大赛决赛,这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大型赛事活动。赛场上,选手们同台竞技、相互比拼,将经年累月苦练的专业技能在这一刻尽情展示。看着前辈颜健敏凭借总用时56秒完成靠桥的佳绩,摘得本次赛事个人全能桂冠时,陈雪莲认识到自己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桥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仔细观察选手们的实战技巧、虚心向优秀前辈请教。“不多一厘米,不少一厘米,合格的登机桥操作员就是这样‘量’出来的。”前辈颜健敏分享的这句话从此也成为她的岗位座右铭。
5年后,陈雪莲以丰富的实战经验,报名参加2019年中国民航机场登机桥操作员职业技能大赛。经全国37家机场,数千名员工层层选拔,陈雪莲有幸作为广东省机场集团的业务骨干参赛,与全国148名选手进行巅峰对决。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陈雪莲续写前辈辉煌,斩获全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守护春运,搭建“归家桥”
面对今年春运,保障任务更加艰巨,身为副班长的陈雪莲与家人沟通,决定放弃休假,全力以赴保障现场航班。陈雪莲主动申请加班加点,“登机桥是连接旅客与航站楼的桥梁,春运期间,我们接飞机接的更多,就有更多的旅客就能早点回家……”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陈雪莲的故事,是白云机场登机桥班组践行“三个敬畏”和“六个起来”的生动写照。她用十年的青春,诠释了什么是“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展现了民航人“脑要紧起来、心要细起来、眼要亮起来、脚要勤起来、脸要红起来、手要硬起来”的职业素养。
如今的陈雪莲,不仅是业务骨干,更是班组里的“定海神针”。她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帮助新同事快速成长,确保班组的整体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她的带动下,白云机场登机桥班组已经成为坚守安全底线的坚强阵地,为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