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三期北伐:张作霖打造300公里防线,如何被张宗昌5天葬送?
蒋介石三期北伐:张作霖打造300公里防线,如何被张宗昌5天葬送?
1927年宁汉对峙期间,南京国民党当局高唱“继续北伐”,却因内部派系纷争而形同纸上谈兵。与此同时,北方的张作霖和张宗昌等人却乘机发动对阎锡山和冯玉祥的征讨。本文将详细探讨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秘张作霖精心打造的300公里防线如何在短短5天内被张宗昌彻底摧毁。
宁汉对峙中的北方战事
北京政府的张作霖和直鲁军阀张宗昌、孙传芳趁宁汉对立、宁粤纷争,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之机,在北方发动了对阎锡山和冯玉祥两军的征讨与反攻。1927年11月13日,张作霖集中10余万兵力,在陇海线分途向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发动反攻。
张作霖的军事部署
张作霖深知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实力强劲,因此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将10余万兵力分为三路,分别由张宗昌、孙传芳和张学良指挥。其中,张宗昌负责主攻,孙传芳负责侧翼掩护,张学良则负责后勤保障。同时,张作霖还在陇海线沿线构筑了长达300公里的防线,以确保进攻的顺利进行。
张宗昌的意外突破
然而,就在张作霖精心部署之际,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原来,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中有一名将领名叫宋哲元,他与张宗昌素来交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宋哲元向张宗昌透露了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的防御部署情况。张宗昌得知后大喜过望,立即向张作霖汇报。张作霖听后也十分高兴,决定改变原定计划,让张宗昌率部从侧翼发起突袭。
五天之内突破防线
1927年11月18日,张宗昌率领精锐部队从侧翼发起突袭。由于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主力都集中在正面防线,侧翼防守相对薄弱,因此张宗昌的突袭部队很快就突破了防线。随后,张宗昌指挥部队沿着陇海线一路狂飙,直插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后方。冯玉祥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立即下令主力回援。但是为时已晚,张宗昌的部队已经深入腹地,切断了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的退路。
张作霖的全线反攻
张宗昌的突破为张作霖的全线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1927年11月19日,张作霖下令全线反攻。在张宗昌的配合下,张作霖的部队很快就突破了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的防线。冯玉祥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部队撤退。就这样,张作霖精心打造的300公里防线在张宗昌的5天突袭下彻底崩溃。
战事的影响
这场战役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张作霖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他在北方的统治地位,还为他日后进军关内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冯玉祥的失败则使他在北方的势力大为削弱,不得不退守山西。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被后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