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河:用公益温暖一座城
卢新河:用公益温暖一座城
近日,辉县市红十字会理事会理事卢新河正忙于筹备一项大型公益活动——为100多名乡村困难视障人士发放冲锋衣、棉被、盲杖等暖心包。这位56岁的“中国好人”,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从教师到公益人:一颗善心的萌芽与成长
卢新河的公益之路始于2013年。那一年,一次偶然的志愿服务活动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从教35年的他,不仅在教育领域成绩斐然,更将一颗善心播撒在公益事业的沃土上。
作为辉县市红十字会理事会理事,卢新河每天都在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大学生的冷暖操心。他常说:“在奔赴小康的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正是这份朴素的信念,驱使他投身公益事业,一干就是14年。
“爱心小信封”的故事:从一个人到一座城的善举
“爱心小信封”是卢新河最为人称道的公益项目。每年,他都会带领40多名志愿者,耗时20多天,走访22个乡镇,确定108名受助学生。当孩子们收到“爱心信件”和“爱心学费”时,脸上绽放的笑容就是卢新河最大的动力。
这个项目从最初的“小信封”逐渐发展壮大,十多年来,卢新河累计为200名困境学生发放助学金200余万元,组织143名大学生开展“云陪伴”计划,受益学生达500多人次。每周,志愿者们都会为孩子们提供亲情陪伴、梦想树立、学习辅导,让困境学生的心灵不再孤单。
多领域公益实践:用行动温暖每一个角落
卢新河的公益之路远不止于此。在助老领域,他是辉县市长寿老年公寓和万和敬老院的常客,每年陪伴老人80天以上,参加各种助老活动300多次。在助残领域,他20次带领残疾人走出家门,组织文艺巡演120余场,受益群众10万余人次。
在灾难面前,卢新河更是挺身而出。2020年疫情期间,他组织1159名义工坚守在120多个村庄的防疫一线。2021年河南洪灾期间,他带领志愿者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接收救灾物资200余车,价值约1000余万元。
一个人带动一座城:公益理念的传承与发扬
卢新河所倡导的“让义工走进千家万户,让千家万户走出义工”理念,如今已在辉县市落地生根。在他的带领下,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2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5316人,参加志愿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市民8小时外的新生活。
卢新河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他的妻子徐瑞莲退休后也加入志愿者行列,成为他的贤内助。儿子卢栋阳更是子承父业,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也是一名五星级志愿者。这种公益精神的传承,正是卢新河最希望看到的。
卢新河,这位普通的辉县人,用14年的公益行动,温暖了一座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好人”,什么是“大爱无声”。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共同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