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未成年人盗窃引发赔偿纠纷,监护人责任如何界定?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3: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未成年人盗窃引发赔偿纠纷,监护人责任如何界定?

近日,一起未成年人因盗窃行为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在湘东区人民法院得到成功调解。15岁的张某和王某因取走他人车内现金,虽因年龄原因免于刑事处罚,但其监护人需承担赔偿责任。此案例再次提醒家长们,未成年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时,监护人需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不仅关乎法律责任,更是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01

案件回顾:未成年人盗窃,监护人赔偿

2024年10月,15岁的张某和王某在街上游玩时,发现停在街边的小轿车内的手提箱中有10000元现金,二人便取走了2700元。车主赵某发现钱款丢失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侦查后,因张某和王某年龄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对二人作出行政拘留不执行决定。后赵某将二人及其监护人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02

法院调解: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承办法官翻阅案卷后,向公安机关调取材料并了解张某和王某的案件情况,随后多次与张某、王某的父母沟通,进一步了解二人的个人及家庭情况。调解现场,法官耐心与张某、王某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劝诫二人要吸取教训,今后绝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同时,现场对二被告及监护人开展普法,严明监护人的义务,劝导监护人要严格履行教育管理的责任,避免孩子走向歧途。经过法官一番释法明理,原、被告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二被告监护人当场支付赔偿款,该案顺利完结。

03

法律依据:监护人责任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04

启示与建议:家庭教育与法治教育缺一不可

这起案件给家长和未成年人敲响了警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监护人要担负起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正确管教孩子,引导孩子遵纪守法。若因未成年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将承担侵权责任。未成年人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未成年人同样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