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遗址:三大金字塔见证古印第安文明辉煌
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遗址:三大金字塔见证古印第安文明辉煌
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源于纳瓦特尔语,是阿兹特克人对这片古老遗址的称呼,意为“成为神的场所”。这是美洲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00年,约公元750年消亡。遗址位于今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处,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仍是墨西哥的主要旅游胜地。
遗址被一条纵贯南北的大道分成东西两半,这条长达两公里的通衢,因押送人祭的牺牲者而被称“死亡大道”。最重要的建筑,是大路北端的月亮金字塔、东侧偏北的太阳金字塔及东区南端的建筑群中的羽蛇神庙金字塔。
特奥蒂瓦坎遗址模型:模型中央为死人大道,其东侧为太阳金字塔,北端是月亮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为供奉太阳神而建,是古印第安世界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一,由泥土砂石堆垒而外砌石块筑成,塔顶原有的太阳神庙今已不存。金字塔底面长225米,宽222米,大致为正方形;塔高为63米。这是一座阶梯式斜坡金字塔,原本四层,后被修复者改为五层。正面中央,有一条242级台阶的宽梯,直通塔顶。
太阳金字塔
月亮金字塔,结构更具变化,颇显女性气质——此塔一说是为月亮女神,又一说为女水神而筑。高43米,但因死亡大道由南至北地势渐高,使它与太阳金字塔处于同一海拔。
月亮金字塔
羽蛇神庙金字塔正面朝东,中间石梯两侧的扶壁上,自下而上伸出两组羽蛇的头。塔身的浮雕饰带雕刻波浪般起伏的羽蛇身体和海贝并有凸出的圆雕羽蛇神和风暴神头像(雨神),整个建筑象征着混沌初开时耸立于天地之间的圣山和周围的水世界。
羽蛇神庙金字塔:中间石梯两侧的扶壁上的羽蛇头像
羽蛇神庙金字塔:塔身装饰带
特奥蒂瓦坎文化是指在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古代文明,仪式性建筑样式、壁画艺术、制陶技艺、农作物栽培方式、历法和神灵崇拜等都是特奥蒂瓦坎文化中的突出成就和特色,对玛雅文化和瓦哈卡文化,特别是阿兹特克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宗教信仰的形成都起到了启发和催化作用。
特奥蒂瓦坎人是色彩的热烈爱好者,他们喜欢在建筑物的里里外外画满壁画,表示他们对诸神的崇敬、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关怀。
展品欣赏
美洲豹形象泥质彩绘壁画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藏
此壁画遗存来自特奥蒂瓦坎太阳建筑群13室外的13号门廊墙上,以深红色为主,略加黄、蓝。其中心图案为一只头饰华丽羽冠,正脸侧身的美洲豹。以蓝线勾勒的美洲豹居于龙舌兰丛中,周围有带眼的水流和五角星群;水流内外,还有蝴蝶和飞禽,周边饰以各种鲜花,十分华丽。
拥抱龙舌兰的美洲豹形象泥质彩绘壁画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藏
这幅壁画描绘了一只与龙舌兰共存的美洲豹,龙舌兰是特奥蒂瓦坎谷地的典型植被,生命力顽强,耐寒也耐旱,是唯一不会歉收的作物。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公元300年左右的时候,龙舌兰在墨西哥古印第安人的文化中就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把龙舌兰植物视作掌管生育繁衍的女神在人间的化身。
雨神特拉洛克形象泥质彩绘壁画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藏
此壁画遗存是神庙壁画的一部分,描绘了一位身着雨神特拉洛克服饰的祭司形象,他头戴华丽冠饰,身着优雅服装。
头戴羽饰的人物形象泥质彩绘壁画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藏
这幅壁画遗存描绘的是头戴羽饰的人物形象。古代墨西哥人将动物用作食物和宗教祭祀品,他们吃鹿、火鸡、狗、鱼等动物,并穿着动物毛皮制成的衣物,如美洲豹毛皮制成的短裙,绿咬鹃羽毛制成的头饰,以及河流和海洋中的贝类制成的珠宝。
网状美洲豹纹泥质彩绘壁画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文化博物馆藏
这幅壁画遗存描绘是一只抬起头的网状美洲豹,它可能在进行一种舞蹈仪式。这类美洲豹形象是特奥蒂瓦坎壁画中常见的主题,代表了以动物形象呈现的地下世界神灵。
网状美洲豹纹泥质彩绘壁画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壁画博物馆藏
特奥蒂瓦坎许多宫殿中精美的壁画往往是红色的单色画,仅在线勾的图像轮廓里,以深浅不同的色调加以表现。这种用色营造出了热烈而紧张的气氛。壁画描绘了两只蹲在地上的网纹美洲豹形象,体现了中美洲普遍的、传承已久的美洲豹与水的信仰。
特奥蒂瓦坎的石雕风格表现出明显的几何抽象倾向,这无疑是特奥蒂瓦坎艺术的主要追求。
展品欣赏
豹形石雕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考古遗址博物馆藏
这两件豹形石雕生动地再现了美洲豹的形态,是对美洲豹崇拜的具象体现。一件美洲豹呈坐立状,遒劲的利爪象征着美洲豹的力量;另一件刻画了美洲豹的头部,其脸部特征较为抽象。有学者认为美洲豹的头颅是一种图腾形象,可能是贵族用以祭祀和表示身份而随身携带的物件,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将雕塑和绘画两门艺术结合起来的陶艺,在特奥蒂瓦坎人手里得到惊人的发展。橙色陶器更是陶中珍品,以其薄壁和器表刻画精美神话图案而著称。
展品欣赏
雨神纹陶罐
古典时期,公元200-公元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考古遗址博物馆藏
此件陶罐质细而色美,刻画了头戴华丽羽冠的人物形象,纹饰精美生动,造型大方。这种直壁陶罐可能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器,也可能是祭祀仪式或其他活动中所使用的可承接圣水的容器。
雨神纹陶锅残片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卡洛斯‧裴里瑟‧卡玛拉人类学博物馆藏
此件器物为陶锅残片,器身较薄,纹饰精致,器壁上刻画了头戴华丽羽冠与圆形眼罩的雨神特拉洛克,原器皿应是祭祀雨神仪式中用于承接圣水的容器。
祭祀用豹首形陶杯
古典时期,公元1—6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藏
祭祀用豹首形陶杯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考古遗址博物馆藏
古墨西哥人常把陶器制作成神的形象,人们利用制作精巧的陶制祭器的方式来表达对神的崇拜或是对某些东西的祈求。美洲豹被认为是地下水与地下世界的主宰者。这两件豹首形陶杯应是承接圣水的容器,其外充分体现了美洲豹与水的紧密联系。
另一类不施彩而以塑形取胜的陶器,造型古怪,大多以人神面貌作夸张变形处理。
展品欣赏
雨神形象祭祀用陶瓶
古典时期,公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考古遗址博物馆藏
这组陶瓶塑造了雨神特拉洛克的典型面部特征,应是用于雨神祭祀仪式上的容器。其中两件陶瓶有代表山丘的尖峰头饰,象征着雨神的栖息地。雨神特拉洛克在特奥蒂瓦坎文化时期是最常被运用的神祇之一,在壁画、建筑、雕塑以及重要仪式所用的陶器中,人们均可看到祂的形象。
这座充满奇幻色彩的众神之城,古老的遗迹仿佛在低语,讲述着曾经的辉煌岁月。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未知的秘密,等待着探索。而这场神秘的探险之旅,也将永远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