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万里带你领略古诗里的童趣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4: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万里带你领略古诗里的童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稚子弄冰》中的诗句,描绘了儿童在冬季玩冰的生动场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童趣,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感受古代儿童的游戏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亲子共读。

了解诗人与背景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自成一家,世称“诚斋体”。《稚子弄冰》写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当时杨万里在常州任职。这首诗源于古代立春前“打春牛”的习俗,即用土牛象征性鞭打以迎接春天和鼓励农耕。诗中描述的孩子们模仿这一场景,反映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读诗意

  • 稚子金盆脱晓冰:清晨,孩子从铜盆中取出冻好的冰块。这里的“稚子”指幼小的孩子,“金盆”是铜盆的美称,“晓冰”即清晨的冰。

  • 彩丝穿取当银钲:孩子们用彩色丝线穿过冰块,当作银锣(银钲)来玩耍。这句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敲成玉磬穿林响:孩子们敲击冰块,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玉磬穿越树林。这句通过声音描写,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 忽作玻璃碎地声:突然间,冰块落地破碎,声音如同玻璃摔在地上一样清脆。这句以对比手法,展现了游戏的突发性和乐趣。

亲子共读建议

  1. 角色扮演:家长可以扮演诗人,孩子扮演诗中的儿童,通过对话形式再现诗中场景。例如,家长可以问:“你今天早上从盆里取出了什么?”孩子回答:“我取出了一个大冰块!”这样既能增进互动,又能帮助孩子理解诗意。

  2. 朗读技巧:在朗读时,可以强调动词如“脱”、“穿”、“敲”等,让孩子感受动作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声音的高低变化,模拟冰块敲击和破碎的声音,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3. 提问引导:家长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如果你是诗中的孩子,你会怎么玩这块冰?”或“你觉得冰块破裂时,孩子们会是什么表情?”这些问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

拓展活动

  1. 制作冰块: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冰块,体验“脱晓冰”的过程。可以用不同形状的模具,增加趣味性。

  2. 模拟敲冰:用木棒轻轻敲击冰块,感受声音的变化。注意安全,避免冰块飞溅。

  3. 创作故事:鼓励孩子以“玩冰”为主题,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可以是关于冰块的冒险,也可以是关于冬天的游戏。

  4. 绘画创作:让孩子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稚子弄冰”场景,用画笔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教育意义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通过亲子共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文学素养。同时,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方式,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在欢笑中学习,体会古诗的魅力。

总之,《稚子弄冰》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古诗,通过亲子共读,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古代儿童的游戏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让我们一起走进杨万里的诗中世界,感受那份纯真与美好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