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遗址公园:北京城的标志性遗迹
明城墙遗址公园:北京城的标志性遗迹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
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也是仅存的一段。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城墙破损严重。为保护文化遗产,再现古都风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彻底整治城墙遗址的周边环境,修复城墙,建设明城墙遗址公园。新建成的北京明城墙遗址,以保护城墙为出发点,以展示古城墙的真实面貌为目的,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清静、自然、古朴、苍凉的环境。城墙北侧将形成封闭的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而城墙南侧园路的线形、植物的配置都力求简洁大方。城墙遗址的保护工作以现状保护、排险加固为主,以少量补缺为辅,最大程度保存城墙的原状,站在城墙下,历史的凝重感和沧桑感油然而生。
镇馆之宝——东南角楼
明城墙遗址公园作为文博展览场所,其镇馆之宝非东南角楼本身莫属。北京明城墙东南角楼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箭楼。箭楼分四面,面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
岁月悠悠,戎马倥偬已不再是北京城这台大戏的主角。当年负责防御的八旗子弟,也已融入寻常百姓中。
如今角楼依然巍峨地矗立于当年的地理位置上。登上石头砌成的64阶高耸石阶,便可来到角楼大殿的入口。明城墙两条马道相对而建,呈倒“八”字形,马道一侧紧贴城墙内壁,另一侧随马道坡度以城砖砌成马道外包皮砖壁,外侧砌马道扶手墙,又称马道女儿墙。马道斜面的土心是以黄土夯实,其上再夯筑一层0.5米的三合土,再上以大城砖垂直立砌成为马道路面,供官兵、战马上下运送武器、弹药、粮草,是角楼出入重要通道,亦是角楼独具特色的建筑组成部分。
与角楼呼应,联手抗敌的攻防设施是墩台。城墙外侧,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墩台,俗称“马面”。“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墩台之间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
墩台
亦称“马面”,是城墙建筑的一部分。崇文门至角楼一线的城墙有墩台12座,城垣外壁每隔大约80米就建有一座。是增强防御能力,以消灭进入城墙死角内的敌人。其中位于公园中部的一座墩台长39米,可谓京城之最。
正阳门模型
步入角楼大殿,东南角楼内部现在分为两个展出部分,一个是北京红门画廊,在这里经常能看到国际上迥异的艺术品展览;另一个归属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展览是《北京城墙城门文化展》。这个展览通过微缩旧京内九外七,一共十六个城门,将早年角楼文管所保管的文物结合各个城门不同功用,展示给新北京的居民们,再现当年北京的旧景。
最新动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东便门9号
交通方式:
- 乘坐20、29、39、43、44内环、525、674、特2路公交车,东便门下车即到。
- 东二环路东便门立交桥西。
门票价格:10元
门票优惠规定:
- 1.2米以下免费;
- 持学生证半价,儿童半价;
- 持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卡免费,残疾人免费,军人免费。
最佳游览时间:4月-10月
推荐游览时长: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