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超850亿,新能源等领域成海外投资新宠
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超850亿,新能源等领域成海外投资新宠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近日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和监管政策的清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提高。这一观点得到了最新数据和市场动态的有力支持。
海外投资持续增长,重点行业表现亮眼
根据安永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9.2%。
在对外投资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表现尤为活跃。仅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敲定了多个重大出海项目,包括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商计划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电池超级工厂,多家车企也分别在西班牙、斯洛伐克、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中企出海的重点领域。2024年上半年宣布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国将作为主要投资者参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建设,建成后其将成为亚洲到欧洲和波斯湾国家的新运输线。此外,中国某知名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宣布将在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墨西哥5个国家投资新建数据中心,重点布局AI基础设施,扩大全球布局规模。
医药行业出海热度也在不断提升。与其他行业不同,医药企业在初期往往采取技术许可授权(license-out)的模式进行出海,尤其是在国产创新药领域,热门出海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以及东盟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企业通过技术许可授权的模式出海,不仅可以借助海外合作伙伴的临床研发经验及销售渠道,快速完成注册申报并开拓海外市场,还可以减少直接投资的资金与时间成本以降低风险。此外,中国医药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出海新模式,以多样化的方式与外国公司合作,如4:2024年上半年,某知名药企与海外基金采用“联合出海”的模式将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海外公司,不仅获得授权许可费,也获得了基金公司的部分股权。这种新方式使中企可以参与到对应公司的决策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政策加码,中国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从扩大市场准入、加大政策力度、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五方面,采取务实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伍浩表示,《行动方案》出台,再次表明我国对吸引外资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实际行动增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行动方案》提出,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已启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介绍。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也欢迎全球跨国公司将目光更多聚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于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投资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健康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中国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充足的人才资源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等,能为外商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创造良好投资空间。”伍浩表示。
专家观点: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中国资产目前处于历史低位,这为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机遇。他建议,可以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优化外资准入制度、推进互联互通机制扩容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田轩还指出,A股要走出相对稳定的上升行情,关键在于经济的平稳上行。他建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优化外资准入制度,简化跨境投资审批流程,完善外资服务政策,推进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持续吸引跨境资本。
前景展望: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但中国市场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吸引力。2023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9.7%,充分体现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外商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持续吸引外资,中国仍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也需要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政策,以应对可能的挑战。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市场将继续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重要目的地。正如王亚军所说,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尤其是新能源、人工智能和消费等领域,这表明中国资产在全球市场中的吸引力正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