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军教授:让针刀疗法更安全,创新技术与临床指南双突破
赵学军教授:让针刀疗法更安全,创新技术与临床指南双突破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赵学军教授在多个学术场合分享了针刀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传统疗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学军教授在针刀疗法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推动该疗法向更精准、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X线可视化技术:让针刀治疗更精准
在202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年会上,赵学军教授分享了他在X线可视化技术应用于针刀治疗难治性颈椎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创新性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针刀的位置和操作效果,大大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针刀疗法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感来定位,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尤其是颈椎等部位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而X线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就像是给医生装上了一双“透视眼”,能够清晰地看到针刀在体内的位置,避免了误伤神经和血管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效果。
腕管综合征治疗指南:规范化诊疗的里程碑
在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赵学军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主导制定的《腕管综合征针刀治疗临床指南》。这一指南的发布,标志着针刀疗法在治疗特定疾病时有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的诊疗流程。
腕管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手部功能。赵学军教授团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刀治疗方法,并将其标准化、规范化,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疗指导。
持续创新,推动针刀疗法发展
除了上述两项重要成果,赵学军教授还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针刀疗法的应用。例如,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慢性疼痛性疾病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学术交流和专业委员会活动,积极推广这些经验和技术。
赵学军教授表示,针刀疗法作为一种介于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非常适合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疾病。但要让这一疗法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同时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作为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赵学军教授不仅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他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推动针刀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赵学军教授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针刀疗法的研究和创新,努力推动这一传统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针刀医学的研究队伍中来,共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