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教你改善失眠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3: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教你改善失眠

“睡个好觉”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了奢侈的愿望。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侯莉莉看来,失眠并非小事一桩,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暗藏健康隐患。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侯莉莉主任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调理方法,帮助众多失眠患者重获优质睡眠。

01

中医三部曲疗法:平衡火罐、耳部刮痧、中药足浴

侯莉莉主任医师介绍,中医调理失眠讲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她推荐的“三部曲疗法”包括平衡火罐、耳部刮痧和中药足浴,这些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调节人体气血,改善睡眠质量。

平衡火罐疗法是综合多种拔罐手法,刺激人体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其腧穴,可有效激发机体经气,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使机体肝脾调和、心肾相交,从而改善人体睡眠质量。

耳部刮痧则是通过刺激双侧耳部穴位,将这些刺激通过末梢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达到平衡状态,起到改善睡眠状况的目的。

中药足浴可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失眠。

02

养肝二联法:节气养肝灸+养肝润肺中药茶

中医认为,肝五行属木与春季相应,又因肝主疏泄,生发为其显著特点。春日阳气升发,肝木易生火,如果肝气抑郁,肝失调达,气郁化火,则会上扰心神从而诱发失眠。症状如头晕、目赤、失眠、口舌生疮、面滋痤疮等。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连续3周以上,重者则出现彻夜难眠,平素烦躁易怒,在生气等情绪波动后失眠症状加重,且常伴有头痛头晕、目赤耳鸣、口干口苦、食欲减退、心神不宁、多梦、便秘等。

侯莉莉主任医师特别强调春季养肝的重要性。她推荐的“养肝二联法”包括节气养肝灸和养肝润肺中药茶。通过这两种方法调理,可以达到疏肝解郁的目的。

03

针灸疗法:调节气血,改善睡眠

针灸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百会、安眠等。此外,头部的印堂穴、手臂的太渊穴、背部的命门穴、腹部的神阙穴、腿部的阴包穴以及足部的太冲穴等,都是有助于改善睡眠的重要穴位。

04

食疗调理:从饮食中寻找助眠良方

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改善睡眠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实火导致的失眠,可饮用莲子肉、莲子心、炒酸枣仁、夏枯草泡的茶水;虚火导致的失眠,可饮用莲子肉、百合、炒酸枣仁、炒柏子仁泡的茶水。此外,食用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食物,如核桃、莲子、蜂蜜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05

穴位保健:激发人体自愈力

穴位保健是中医调理失眠的又一重要方法。例如,阳池穴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中点处,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此穴可激发阳气、驱散寒邪,对于畏寒怕冷、手凉脚凉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做法:用艾条或艾柱对准穴位进行温灸,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温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3寸处,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通阳维脉,按摩此穴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头痛、耳聋等症状。做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持续30秒左右,每天重复数次。力度不宜过重或过轻,以感觉微酸痛为宜。

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4寸处,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按摩此穴可调理肠道功能,缓解便秘、腹痛等症状。做法同外关穴。

06

多系统萎缩失眠:中医调理带来新希望

对于多系统萎缩(MSA)这种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失眠,中医调理同样展现出独特优势。侯莉莉主任医师指出,MSA患者的失眠多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中医通过药物调理、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多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药物调理方面,可选用具有安神、镇静、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如酸枣仁、茯苓、远志等;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神门、百会、安眠等穴位,调节人体气血;拔罐疗法主要在腰背部、肩颈部进行,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推拿按摩重点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背部、腰骶部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入睡。

07

春季养生四要点:情志调摄、食疗养生、穴位保健、运动养生

除了上述具体治疗方法,侯莉莉主任医师还强调了春季养生对改善睡眠的重要性。她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

  1. 情志调摄: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顺应春阳和肝气的生发,做到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2. 食疗养生:春季饮食要清淡,少食羊肉、海鲜等发物及高热量油腻食物,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适量食鱼肉、鸭肉等,通过饮食清理内热,同时适当多饮水。

  3. 穴位保健:立春之时,阳气生发,此时顺应自然规律保健手少阳三焦经,有助于人体阳气充足,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4. 运动养生:立春后要适当增加运动,如打太极拳、爬山、游泳和散步,多做伸动肢体的活动,有益于气机疏泄。此时节人们易有春困的感觉,应早睡早起,有助于振作精神;还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也就是春躁,可多吃些绿叶蔬菜,多喝花茶,以疏肝解郁。春暖乍寒,血压易波动,容易诱发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应盲目停药或减药。

中医调理失眠,重在整体调节和个性化治疗。侯莉莉主任医师强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失眠的原因也千差万别,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必要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通过中医调理,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让生活更加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