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大实践队赴青岛,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曲阜师大实践队赴青岛,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润乡土,嘉行筑社”实践队在青岛市胶州市松园新村西大屯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能手机培训活动,旨在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老人点赞“数字生活不再遥远”
“学润乡土,嘉行筑社”实践队的志愿者们深入社区,通过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耐心讲解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从基础的开机、关机,到添加联系人、拨打电话,再到微信视频通话、移动支付等复杂功能,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重复演示,直到老人们完全掌握。
一位李奶奶兴奋地说:“学会了用微信,以后就能和远在外地的孙子视频聊天啦,太好啦!”另一位张大爷也表示:“以前总觉得智能手机很难学,现在发现也没那么复杂,以后可以自己在网上买菜、缴水电费了。”
青岛老年人触网率超八成,但仍面临“数字鸿沟”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的最新数据显示,青岛市老年人的数字生活融入度较高。在受访的166名60岁以上老人中,88.6%每天都会上网,其中73.5%的人喜欢看视频玩游戏,61.4%的人会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
然而,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并非对所有老年人都触手可及。调研显示,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仍面临诸多困难。例如,74%的老年人在打车时仍习惯路边招手,即便使用过手机叫车的老年人中,也只有20%能够独立完成操作。
多方发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要真正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家庭、社区、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家庭成员应多一些耐心,帮助老年人熟悉智能产品的使用方法;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企业则应开发更多适老化产品,简化操作界面,提供贴心服务。
“学润乡土,嘉行筑社”实践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手把手”到“自主学”,让科技真正惠及每一个群体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这次培训活动,不仅教会了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更重要的是点燃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一位参与培训的老人说:“原来总觉得智能手机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发现我们也能掌握,而且还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共享数字时代的红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这次培训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耐心细致的教学,辅以持续的关怀和支持,完全可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看到老人们学会新技能时的喜悦,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不仅仅是在教他们使用手机,更是在帮助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现代生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