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穿越山崖水底,华南三省清明祭祖的传统与坚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55: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越山崖水底,华南三省清明祭祖的传统与坚守

华南F3(海南、广东、广西)一带的清明节祭祖活动,堪称一场极限特训。手拿柴刀肩扛锄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场"荒野求生"般的祭祖之旅,展现了当地人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坚韧与执着。

穿梭在山间灌木荆棘和比人高的野草中,这只是"F3清明祭祖"路上的开胃小菜。前方实在没有路,直接攀岩翻山也不在话下,不过这考验的是体力,没想到还要考验身材。翻山越岭后,有时候还需要钻山洞,洞口极其狭窄,如果稍微胖一点的人敢尝试,直接卡在里面,比疼痛更让人难过的,是社死。不过也可以走山洞的其他入口,基本能供正常体型的人侧身进入,就是比较绕路,基本要多走半天时间,不过这次还是卡到了山洞里进不去,怕是这个故事直接在亲戚间"经典永流传"了。

当然,有时候身上没点特殊技能还真是不行。比如葬在冮边的,枯水期可见丰水期在冮底,不过这也难不住祭祖的决心,直接穿潜水服潜到水底在水里祭祖。难怪有网友说到:"生活里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有可能在清明祭祖时候用到"这应该是有感而发。

而华南F3清明祭祖,除了充足的体力和各种技能,还有人探索出了科技路线,形成了卫星地图+无人机+实地机器除草,三步结合直接助力祭祖。首先出发带着割草机,把割草机拆开来背,总体大概有十来二十斤,汽油拿个大汽水瓶装,两个背包差不多了,再带好其他工具。接着开车到山下,先用无人机探路,结合卫星地图,直接用砍刀和除草机开路,搞好后,载重无人机直接拉鞭炮贡品上山,大大提升了效率。不过虽然有了科技的加持,省了不少力气,但拜山祭祖还是最怕听到的这几句话,"我记得好像是在那边"、"好像走错了吧"、"真走错了"。有网友感叹到,"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辛苦都可以省略,但认错路真是噩梦"。但更难受的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割完草上香,结果发现拜错祖宗了,直接让人崩溃。

山崖,洞穴,森林,水底……华南F3那迷人的老祖宗们,怎么偏偏选中了这些地方安葬?在海南、广东、广西这些地区一般都讲究风水,下葬的地方一般都是在有山有水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认为山顶附近好,基本很少有在半山腰的,不到不得已是坚决不会葬在田地里的。同时,如果每一代老人都葬田地里那么可耕种地就会越来越少,后代生存都会是问题;老一辈走的时候为了不和后代争抢耕地都是葬在险峻的山上。

而在岭南还有二次葬的风俗。第一次木棺,看地三到十年左右捡起,放瓦罐里换地方葬,最后一次会放到深山老林,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还有些地方山区是河流水库的汇水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地貌会发生变化,有的墓葬就到了水底。可以说当地的传统习俗,加上岁月变迁,造就了如今华南F3祭祖,可是无论岁月更迭,地貌变迁,拜山祭祖的传统却都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哪怕是现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之下也是极其重视,哪怕各种翻山越岭,各种挑战极限也要拜山祭祖,这样堪称强大的文化传承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华南F3,宗族内极其重视拜山祭祖,春节不回来还可以原谅,清明节祭祖不回来,那可真是要被吵的。就有网友分享自己有事没回去,被说了一整年,还有网友分享他们家族凡是18岁男丁不会来拜祖的一律罚500充当经费,用来买鞭炮、纸钱和晚上办酒席等等。除了宗族内部的重视,其实在以前祭祖也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就是以坟头为后代占土地,意思就是这块土地,呃是我的。但是我住的地方离这里有两三天或者四五天的路程,要是没有任何标志性的东西的话,别人就会慢慢的侵占你这边土地,所以有些老祖宗死的时候呢,他就会让自己的坟埋到那一片土地附近,然后每年子孙过来祭拜,也就是等于是查看这片土地还在不在,有没有人侵占。不过到现在的话,祭祖拜山主要是感怀祖先恩德,还有就是祭祀烈士墓,祭拜土地山林等,让后人时刻缅怀先人的恩德与付出!

其实清明祭祖这种跋山涉水的过程,不仅有对祖先的慎终追远,也有中国人的山水信仰,祖先与山融为一体,是祭祖更是拜山,是一方水土哺育的一方人。从古至今,清明的习俗不断变化融合,但是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缅怀英烈的核心从未改变,现在又时值清明,又到了"华南F3祭祖"的时候,接着又要开启一番"极限特训"。虽然"华南F3祭祖"喜感十足,但其实这种行为确实让人有崇敬之感,这其实是对生命来处的回望,也是对现在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梳理。当回望来时路,才知道今天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忆往昔,追来日,而当再次看到"F3祭祖"时,也就理解了文化传承的真正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