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品处理指南:分类投放+回收政策全攻略
过期药品处理指南:分类投放+回收政策全攻略
随着家庭常备药的普及,过期药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万吨过期药品被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过期药物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过期药物的分类处理方法
固体药物:如片剂、胶囊、丸剂等,应保持原包装,密封后投入有害垃圾桶。如果包装已破损,应用纸包好后再处理。
液体制剂:如口服液、糖浆等,应将液体倒入下水道,注意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容器应冲洗干净后按普通垃圾处理。
软膏剂:将药膏挤出,收集在信封内密封后丢弃。
喷雾剂:在户外空旷处彻底排空内容物后,将空瓶按普通垃圾处理。
生物制剂:如胰岛素等,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处理,通常需要冷藏保存的药物,开封后在室温下保存时间有限。
中药:中药渣属于厨余垃圾,应沥干水分后按厨余垃圾处理。未使用的中药也应按有害垃圾处理。
回收政策与渠道
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过期药品的回收工作。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提供了政策指引。一些城市已设立定点回收机构,部分药企、药店也自发开展回收活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连续多年呼吁完善过期药品回收管理法律制度,建议设立回收管理专项资金,通过“互联网+”提升回收管理水平,构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
常见误区
过期药物可以继续服用:这是非常危险的。过期药物可能已变质,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随意丢弃无害: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随意丢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甚至被不法分子回收后重新流入市场。
拆开包装处理:正确的做法是连同包装一起处理,避免药物散落造成污染。
过期药物可以当作肥料: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不能用作肥料。
家庭药箱管理建议
定期检查:每3-6个月检查一次药箱,及时清理过期药物。
适量储备:根据家庭实际需要适量购药,避免大量囤积。
分类存放:将成人药和儿童药、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保留包装:药品应保存在原包装内,不要将不同药物混装在一个瓶子里。
注意储存条件:按照说明书要求储存药品,注意防潮、避光、密封。
正确处理过期药物,既是对个人和家庭健康负责,也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科学管理家庭药箱,妥善处理过期药物,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