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看懂你的他嗎?心理咨询师分享相处过程中的自我觉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6: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看懂你的他嗎?心理咨询师分享相处过程中的自我觉察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與另一半相處時,有時候太把對方的話往自己的心裡去了,而變成了爭執的導火線…。這篇文章,我會以我自己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在相處過程中如何透過自我覺察,來看見自己在伴侶互動中的相處。
這篇文章,我會跟你介紹:

鮭魚的例子

某日,朋友因為一些原因,要便宜賣一批冷凍鮭魚片,我心想著另一半很喜歡吃鮭魚,便買了兩片,想讓他打打牙祭。
當晚,我打電話跟另一半說我買了鮭魚片,等下次碰面時,要他煎鮭魚給我吃(其實是一起享用啦),邊說的同時,我順便將鮭魚片的照片傳給他,他一看到照片,就開始評論說這鮭魚看起來沒什麼油脂,一片橘紅紅的,不知道好不好吃…。
聽到他這麼說的當下,我感受不是很好,有一種被嫌棄的感覺,就是這個商品不優、我做錯了決定不應該購買、我買錯了,
也覺得「老娘買東西請你吃,還嫌東嫌西」,心裡有點生氣,
就在我準備要吵架、跟另一半說不喜歡就不要吃的前一秒,我突然轉了個念頭,想說,另一半的本意是在批評嗎?
會不會他只是單純在針對照片中的鮭魚肉質分析而已,並沒有什麼別的意思,他講的那番話跟我沒有關係。
於是,我又耐著性子繼續和他對話並觀察我們的對話。
後來,我們的對話就只是在講著什麼時候可以碰面吃鮭魚,他也沒有一直繼續對鮭魚片品頭論足,說他有多不滿意之類的,讓我確定他前面的發言不是在批評我的行為或我這個人。
之後,我告訴了他我剛心裡有這樣的心情轉折,他也跟我澄清說他只是在看鮭魚油花跟他一般在吃生魚片的不一樣,
想說是不是鮭魚的品種不同,並沒有針對我個人或我的購買行為有任何的好壞對錯評論。

演唱會的例子

這件事也讓我想起今年我們一起去看了五月天的演唱會,也有類似的狀況。
2023 年疫情終於解禁,實體演場會陸續開賣,我便買了兩張五月天演唱會的門票,約了另一半一起去看,
事前在搶票時,我很認真研究了場區,以避開視線遮蔽區。
演場會那晚,我們進場找到位子坐下後,往舞台看表演時,發現有兩條黑色電線直直垂落在我們的視線正中間,另一半便開始碎念說這兩條電線很礙眼,這樣一直擋在中間,很影響看演唱會的心情,不能好好投入,不如不要看之類的。
聽到這番話的我,突然覺得他是不是在責怪我沒認真做功課、選到視線遮蔽區,才會有這樣的狀況。
但我印象中明明就有避開視線遮蔽區,便向他說明,並表示我也不知道怎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亦即錯不在我,可是另一半還是不停在抱怨,覺得這樣很掃興,不能盡情投入演唱會。
我當下心裡便不太開心,想著:既然你這樣看演唱會很掃興不開心,那是不是我們就離開吧!
因為我花錢請你看演唱會,還要聽你碎念被你數落,我也很不開心。
但基於我是個俗仔,除非真的氣到了,不然不太會有什麼大動作或激烈的行為去表達我的不滿,也不想在演唱會現場爭吵。
後來我試著冷靜,回應他說我也很無奈,這也不在我的預期內,我們就只能伴著這兩條線看演唱會。
然後,冷靜下的我才發現,他就只是像小孩一樣在鬧脾氣表達不滿的心情,不是在針對我,不是在怪我做不好。
演唱會結束後,我才告訴另一半我原本不開心的心情,他也對我表明說不是在怪我,是怪主辦單位的設計有問題,
也讓我更確定是自己當下聽到另一半說的話時,有我對這些話的解讀,而影響當下的心情。

暫時放下情緒帶來的負面反應,冷靜下來觀察

暫時放下情緒帶來的負面反應,冷靜下來觀察

有時候,不是我們真的看不懂我的他,而是我們被自己的想法矇蔽了,陷在自己的情緒中,才沒有看到/看懂對方。
我們有自己的成長經驗,可能小時候的某些事件或經驗中,接收到大人(特別是家長)的話語是在指責我們、說我們不夠好,引發我們的負面情緒。
長大後,在人際互動中,別人針對事件評論的一句話,很容易被我們認為對方是在針對我們這個人評論/批評,讓我們處於焦慮、生氣等負面情緒裡。
但實際上,有可能是我們自己將過去經驗與新的事件重疊,而誤以為對方是指責我們做不好,開始讓情緒佔據了我們。
如果我們可以先暫時移除情緒帶來的自我懷疑或批評(如:他是不是在嫌我做不好),冷靜下來觀察,
看清楚對方在幹嘛、這整個事件的過程,以及對方到底是對人還是對事,或許就有機會去看到,其實是我們的解讀與情緒在作祟。
那不見得是對方的意思,也就有機會踩剎車,為彼此解套。
另一個想說的是,相處是需要兩人的互相,在關係中不是只有你要看懂對方,對方看不看得懂你,或有沒有在意你的感受,也是重要的,
所以,以五月天演唱會為例,另一半在表達自我情緒的當下,如果多一分體貼是,思考到這個演唱會是被招待的,這樣很直接的發言會不會讓招待者聽了不舒服,而在表達的當下修飾自己的用詞,也會減少彼此的誤會或摩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