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面波电视直播:覆盖广、延迟低的免费收看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面波电视直播:覆盖广、延迟低的免费收看方式

在中国,除了传统的有线电视和IPTV,还有两种合法免费观看电视直播的方式:CCTV官方网站和APP提供的直播服务,以及通过地面波信号接收电视直播。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地面波信号(DTMB)免费观看电视直播,包括其技术特点、接收条件和实际操作方法。


北京电视塔

中国大陆合法观看电视直播的几种方式

根据官方发布的文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处关于开展电视收看“明白卡”提示工作的通知(广电办发〔2023〕341号)》提供的两张「电视收看明白卡」提示,电视直播需要使用「有线电视」和「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才可以观看。


电视收看明白卡

在文件中明确指出,使用「互联网电视(OTT)」服务,只能点播电视节目,而不支持电视直播。也就是说,在智能电视上安装任何直播软件(OTT),都是不合法的。

这些直播软件(OTT)通常有两种方法提供服务:

  • IPTV组播转单播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将原本为局域网或广域网设计的IPTV组播流转换为单播流,然后通过互联网向更广泛的用户提供。这种方法通常未获得IPTV运营商的授权,且在观看高峰时段容易出现卡顿和延迟。

  • 抓取免费直播源提供服务:这类软件通过爬虫技术或其他手段,从互联网上搜集各种公开或半公开的直播源。由于这些直播源通常没有经过正规的授权和维护,直播源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很差。

合法且免费的渠道

CCTV官方免费直播

CCTV官方网站和APP提供免费直播服务,可以观看CCTV的免费频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下载「央视影音」软件收看直播,再将画面投屏到电视上。

使用地面波信号免费观看直播

中国的地面波服务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媒介的广播电视形式,其信号通过地面发射塔广播到接收设备(如电视机或机顶盒),用户无需额外支付订阅费用。地面波的特点是覆盖面广、公益性强,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和山区,地面波电视成为解决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问题的重要方式。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推动数字地面电视广播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电视节目服务。这种方式下,用户只需使用支持地面波接收功能的电视机或数字电视机顶盒,即可免费接收到国家和地方的公益性电视节目。

地面波数字电视在应急广播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由于地面波信号可以覆盖广泛区域,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时,它可以迅速传达应急信息和指令,确保公共安全信息的及时传递。

如何用地面波观看电视直播(DTMB)?

技术背景

自从2006年国家发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 20600-2006)标准以来,DTMB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广电总局和相关部门在此之后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要求电视机生产企业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中,必须内置支持DTMB接收功能。

然而,有的电视厂商此功能有是有,但是非常简陋。例如我买的小米电视,除了需要额外购买电视天线外,内置的DTMB接收功能仅有「搜台」「排序」「重命名」「切换台」等几个基础功能,UI界面和使用体验也不太行。以北京地区为例,DTMB高清频道的音频编码多为AC3编码形式,而小米则不支持,显示为「不支持的音频格式」,导致高清频道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这种方式只能用专业的DTMB机顶盒解决。

高清机顶盒与地面波天线

DTMB服务在全国各地提供的频道数量也差异很大。有的地区频道数量极少,有的地区频道数量较多,因此DTMB服务的频道数量与IPTV相比是个硬伤。具体的可以参考中文寻星网站。

即使所在地区有电视塔提供DTMB服务,还需要确保自己所在楼层较高、接收器与电视塔之间无遮挡,才能有较好的收看体验。地面波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建筑物、山丘、树木等遮挡物都会导致信号衰减甚至反射。尤其是在城市高楼林立的环境中,信号可能会被严重削弱,导致信号不稳定或者画面马赛克现象。住在低楼层或周围建筑较多的区域,信号往往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地面波信号传播时具有很强的直视性,接收设备应当能够直接看见发射塔,或者至少尽量减少与信号传播路径之间的障碍。住在高层的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信号接收效果,因为遮挡物相对较少。在城市环境中,地面波信号会在建筑物墙面、玻璃、大型金属结构等表面发生反射,导致信号传播路径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多径传播”。多径传播可能会导致信号到达接收器时出现相互干扰,从而影响画质和信号稳定性。为了减少反射干扰,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调整天线的位置和角度,尽量找到一个可以接收到稳定信号的位置。一般来说,把天线放在高处(如窗台或阳台上),并指向信号塔的方向,可以显著提高接收效果。

DTMB标准使用的频段在VHF和UHF范围内。虽然这些频段的信号传播距离较远,但在通过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时,仍会有明显的衰减。UHF频段尤其容易受到遮挡物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好的视距条件。雨雾天气、大风等也会对地面波信号造成一定的衰减,可能会影响到画面质量和信号稳定性。

有条件的话,需要使用室外天线与高增益天线。室外天线的接收效果要比室内天线好得多,室外天线能够避开大部分室内的障碍物,接收到更强的信号。高增益天线可以帮助接收更微弱的信号,适合距离发射塔较远或者信号较弱的区域。但即使是高增益天线,最佳效果也依赖于尽量减少信号路径上的障碍。

由于条件限制,我只能购买一个小型磁吸天线接收信号。当我把天线放到电视机旁边时,只能接收到6到7个台,当我放到阳台窗户边时,可以收到22个电视信号(含高清)和12个广播信号。


DTMB机顶盒实际画面

DTMB机顶盒频道管理

高清频道的画质非常清晰,为1080i,用来看电视直播完全足够。虽然标清频道的画质略显模糊,但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选择使用免费的DTMB,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

平时看电视的频率很低,更多是为了营造一下氛围。如果为此开通付费的有线电视或IPTV服务,显得性价比不高。而免费的电视直播App或IPTV信号源往往不稳定,使用体验也非常差。

此外,IPTV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由于其基于网络传输,直播会有明显的延迟。以奥运会为例,使用IPTV观看时,延迟常常达到30秒到1分钟以上,官网早已更新比赛结果,电视画面却还未跟上。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在春晚的跨年倒计时上,非常影响体验。而地面波信号经过测试,延迟通常不超过4秒,极大提升了实时观看的体验。

IPTV组播之所以存在延迟现象,主要得归类为以下几点:

  • 编码压缩与解码延迟:IPTV信号在传输之前,需要进行视频编码和压缩,以减少数据量,适应网络带宽。这一过程会消耗一定的时间。用户端设备接收到信号后需要进行解码,这也是产生延迟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高清或超高清内容,解码过程的时间会更长。

  • 缓冲机制:为了保证播放的流畅性,IPTV通常会在播放之前进行几秒到几十秒的缓冲,用于在播放之前积累一定的数据量,避免由于网络波动导致画面卡顿。虽然缓冲可以提升观看体验,但也会引入延迟。部分IPTV服务会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缓冲区的大小,以适应带宽波动。这种自适应的缓冲机制可能会导致更长的延迟,尤其是在网络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 IPTV的数据需要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包从内容源服务器传递到用户端,途经多层网络设备和路由器,这些设备的处理速度和带宽都会影响到数据的传输时延,尤其是在广域网环境下。这些传输设备的处理速度、负载状态、以及网络路径的优化程度都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时延。

  • 局域网带宽堵塞:如果用户的自身网络带宽不足、网络硬件性能不够(如光猫、路由器、交换机)或者同局域网内其他用户占用物理带宽,就会造成IPTV数据传输速度降低,从而导致更明显的延迟。需要注意的是,虽然IPTV通常不会占用用户上网的签约带宽,但会受到局域网设备的限制,如设备的物理带宽和处理能力。

如果IPTV用的不是组播,而是单播,则可能出现更多问题:

  • CDN分发延迟:IPTV单播服务通常依赖CDN来缓解源站服务器的压力,将内容分发到距离用户更近的节点上。尽管CDN可以加快视频加载速度,但内容在CDN节点之间传递、缓存和同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额外的延迟。而且在点播或直播流媒体中,视频内容通常会被切分成多个小的片段。例如,在HLS(HTTP Live Streaming)或 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协议中,视频会被分成几秒钟长度的小文件(如ts片段)并在CDN节点上缓存,以便用户可以从最近的节点获取。

  • TCP/IP协议延迟:IPTV单播通常使用TCP/IP协议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TCP协议需要确认每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当网络状况不佳时会频繁进行重传和确认,这会进一步增加传输延迟。与组播相比,单播需要为每个用户建立独立的连接,这也意味着在用户数量激增时,服务器的负载会显著增加,从而影响传输效率。

  • 单播带宽堵塞:如果观看用户较多,如在重大赛事或活动(如奥运会直播、春晚)期间,用户数量可能会急剧上升,大量用户同时观看直播,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需要分别处理每个用户的请求,也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如果CDN节点或骨干网络带宽不足,用户会面临更大的延迟,甚至可能出现视频播放卡顿或加载缓慢的情况。

IPTV具体的实现架构、延迟情况各地均不相同,有的地区IPTV延迟很低,有的地区延迟很高,不可以一概而论。

与IPTV相比,地面波信号是由电视台的发射塔(或发射机)产生的。这些发射塔通常设置在高地或开阔区域,以确保信号能够覆盖更广泛的范围。发射塔通过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器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向四周发射。用户通过天线接收信号,接收天线通常与电视机直接连接,接收到的电磁波经过调制解调后恢复为可视的电视节目。接收过程相对简单,信号可以较快转化为音视频输出。

地面波信号直接从发射塔传播到接收设备,传输路径短且直接,不经过中间设备或网络节点。这一特性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延迟。而且,地面波信号的解码过程通常几乎是实时的,数据缓冲机制所需时间非常短(1-3秒)。

此外,地面波广播是单向的,发射塔将信号发送到接收设备(如电视机)。发射塔只需将节目内容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而不需要与每个用户的接收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因此,所有用户都从同一个发射塔接收相同的信号,用户数量的增加不会导致发射塔信号输出能力的下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