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水稻种植:从“看天吃饭”到“精准管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8: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水稻种植:从“看天吃饭”到“精准管理”

金秋十月,南京高淳区阳江镇的1.47万亩高标准农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中穿梭,奏响了丰收的乐章。这里不仅是南京最大的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更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示范田。

01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

在江苏淳晟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院内,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运粮车不停驶入,通过地秤过重后随即送入烘干中心。公司负责人徐建华感慨地说:“随着农业技术不断进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面早已被机械代替,机械成了秋收的‘主力军’。”

高淳区阳江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实现了土地平整和机械化种植,还引入了智能化管理技术。通过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作物生长情况,精准掌握最佳种植时间。这种“智慧农业”模式,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控田间地头的情况。

在武汉永旺智慧农场,农场主胡丹通过一台电脑就能管理2万亩水稻田。农场配备了120多台农机设备,其中50台是北斗智能无人驾驶农机。通过农机管理平台,胡丹可以随时查看农机作业情况,实现“一键”管理万亩农场。

在吉林永吉县,禾谷丰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64个全景摄像头和上百个温度、湿度传感器,组成了“数字化地块”管理系统。合作社负责人王伟说:“客户可以通过可视系统随时查看订制稻米的生长和收获情况,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

02

精准管理提升品质

现代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关键的是提升了稻米品质。在南京高淳区阳江镇,种粮大户刘北京根据天气变化实时调整插秧时间,选择“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稻品种,加工后的大米市场售价能达到10元每公斤。

武汉永旺智慧农场则通过农业智能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利用虫情检测站、气象监测站和5G传感器等设备,精准监测每一块农田的水量、酸碱度、温度等情况,确保水稻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在吉林永吉县九月丰农场,通过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农场每年试验示范水稻品系、品种多达1700多个,开发出多种高钙、多胚、少糖的功能性稻米新品种。传感与监测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农业物联网与远程管理等技术的应用,让这里的水稻种植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03

创新模式增加收益

在南京高淳区阳江镇,4家农业经营主体全部采用稻虾轮作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保证了粮食生产,还提高了种粮收益。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会摄食田中杂草、昆虫,其排泄物可肥沃土壤,每亩水稻可少用50%以上的肥料,基本不使用农药。据统计,采用稻虾轮作模式后,每亩地纯利润能达到3000元—4000元。

武汉永旺智慧农场通过搭建农机“滴滴”平台,农户可以网上下单,附近农机手接单后就近安排作业,更加便捷高效。今年9月,平台接到全区7.1万亩油菜种植任务,通过科学分配,各乡农机手就近作业,不仅效率高,农机手作业平均收益也达到75元/亩。

04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水稻种植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卫星导航定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农民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精准掌握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从而做出科学的种植决策。

同时,随着5G网络的普及,农业物联网将更加发达,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将实现无缝连接,数据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这将为农民提供更实时、更精准的农田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种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现代农业技术正在为水稻种植插上科技翅膀,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控田间地头的情况,精准把握种植时间,实现增产增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