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药到枸杞:中医调理食材助你抵御甲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8: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山药到枸杞:中医调理食材助你抵御甲流
随着甲流的再次来袭,许多人开始寻找有效的预防方法。中医食疗作为一种温和且有效的保健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食用具有健脾益气、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此外,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黄芪、党参、菊花、金银花等,也有助于益气固表,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不妨试试中医食疗,让你远离流感困扰。
01
甲流高发,中医食疗来帮忙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明显增强,进入高发期,其中99%以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流发病症状包括高烧、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不仅影响工作学习,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除了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外,中医食疗作为一种日常保健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食疗调养身体,增强正气,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02
中医食疗,增强体质有妙方
中医食疗的核心在于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以下是一些适合冬季食用的中医调理食材:
- 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是冬季养生的佳品。
- 百合:性微寒,味甘,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适合干燥的冬季食用。
- 银耳:性平味甘,富含胶质,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 红枣: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常用的补气食材。
- 枸杞: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合泡茶或煮粥食用。
03
实用食疗方案,轻松预防甲流
以下是几个简单易做的食疗方案,适合在流感高发季节食用:
补虚正气粥
- 食材:黄芪15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
- 制作方法:将黄芪、党参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加入药汁中,加适量水煮成粥。
- 功效:补气健脾胃,适合体质虚弱、易感冒的人群。
百合粥
- 食材:百合30克、麦冬1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
- 制作方法:将百合、麦冬、大枣洗净,与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
- 功效:养阴润肺,适合干咳少痰、口干咽燥的人群。
五指毛桃乌鸡汤
- 食材:五指毛桃50克、黄芪30克、枸杞20克、乌鸡半只
- 制作方法:将五指毛桃、黄芪、枸杞洗净,乌鸡切块焯水。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水炖煮1-2小时。
- 功效:健脾益气,适合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
04
儿童流感预防,食疗方案更贴心
儿童是流感的普遍易感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中医建议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以下是一个适合儿童的食疗方案:
黄芪防风粥
- 食材:黄芪10克、防风6克、白术6克、山药3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
- 制作方法:将黄芪、防风、白术、山药、大枣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大米淘洗干净,加入药汁中,加适量水煮成粥。
- 功效:增强卫气,提高免疫力,适合体质较弱、易感冒的儿童。
05
温馨提示
- 中医食疗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儿童和体质特殊的人群,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食材和方案。
- 食疗只能作为辅助预防手段,不能替代疫苗接种和必要的医疗治疗。
- 除了食疗,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让我们从日常饮食做起,用中医食疗来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让甲流病毒无机可乘。
热门推荐
中医养生小妙招,告别腹痛烦恼
深呼吸,让你的肚子不再闹脾气
特洛伊战争中的超级英雄:阿喀琉斯
TikTok禁令下,美国掀起小红书使用和中文学习潮
记忆宫殿:古老而高效的记忆方法
留学费用涨30%,就业难上加难:中国家庭的“留子”之痛
陈思诚资本棋局背后唐探1900玄机
印度选手辛格·查达首进英格兰公开赛四强,创历史最佳战绩
《风来之国》DLC评测:《复活吧!海鸥镇》开启治愈之旅
NFC风险如何?安全便捷,风险无忧
我们为什么需要建设智慧城市?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戏剧的巅峰之作
修昔底德笔下的希腊人文精神
退休生活指南:如何保持身心健康,享受黄金岁月
智能家居产品IEC/EN/UL 60730-1系列认证标准更新
恩嘎儿:用抖音镜头点亮西藏扎日乡的旅游梦
解码汉字“头”:承载生命尊严的万能字眼
机智如鼠,果敢如虎,创意如龙:生肖里的聪明特质
洛杉矶山火酿25死,美国地方媒体数字化转型遇困
电器产品CE认证申请标准及要求是什么
电动自行车:防患于未“燃”
智慧公厕: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智能建筑助力中国建筑升级:降低20%能耗,提升运营效率
上海举办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研讨会,聚焦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杭州三大文艺街区全攻略:湖滨、南宋御街、小河直街
天目里:杭州的文艺新地标
“山炮”:一个东北词汇的前世今生
东北“山炮”文化:从贬义词到文化符号的演变之路
哈尔滨爱月宝:养老护理员培训与就业机会
哈尔滨退休工资够不够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