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人患病,腰突治疗迎来微创与干细胞双突破
两亿人患病,腰突治疗迎来微创与干细胞双突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数已突破两亿人,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4.3%。幸运的是,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除了传统的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外,微创手术和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正在逐渐普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新选择
微创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以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为例,这种手术通过直径仅6.3mm的脊柱内镜进行,可以清晰分辨椎管内神经根及硬膜囊等神经组织,防止误损伤。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47岁的权女士就是微创手术的受益者。她因突发左腰痛伴左下肢剧烈放射痛就诊,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腰5-骶1椎间盘巨大髓核脱出。在航空总医院,医生为她实施了局部麻醉下的微创手术,整个手术用时约30分钟,手术切口不足1cm。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左腿疼痛消失,当日即佩戴腰围出院。
干细胞治疗:椎间盘再生的前沿科技
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临床研究显示,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椎间盘组织的再生,改善组织的水分和高度,形成三维软骨组织替代髓核并执行其功能。
在德国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中,12名年龄在18至60岁的患者接受了自体细胞移植。结果显示,移植后3个月,患者的椎间盘组织状态明显改善,磁共振成像显示组织水分增加,椎间盘高度提升。更重要的是,所有患者在两年内疼痛症状显著减轻,无需后续手术。
保守治疗:多数患者的首选方案
对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案。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中医治疗等。保守治疗的时间一般为6-12周,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
注射疗法:保守治疗的补充选择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采用神经阻滞治疗、针刀或刃针治疗。这些方法可以阻断疼痛传导,改善血液循环,产生镇痛效果。
开放手术:最后的选择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手术。但相比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通常作为最后的选择。
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面对多种治疗选择,患者应该如何决策呢?专家建议,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初次发病、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对于症状持续加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微创手术或注射疗法;对于病情严重、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开放手术。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治疗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术后康复训练都非常重要,有助于加速恢复,减少复发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疗法为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