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钱包上线,跨省共济有多香?
医保钱包上线,跨省共济有多香?
近日,“医保钱包”正式上线,标志着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全面启动。这一政策使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通过“医保钱包”进行转账,实现家庭成员间的共济互助。据统计,2024年前11个月,个人账户共济金额已高达444.53亿元,显著提升了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负担。通过数字化手段,医保改革实现了跨地域联动,增强了社会的整体稳定性和向心力。
什么是“医保钱包”?
“医保钱包”是国家医保局推出的一项创新服务,旨在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跨省共济使用。通过“医保钱包”,参保人可以将个人账户余额转账给近亲属,用于支付医疗费用、购药费用以及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等。这一功能的推出,打破了医保个人账户的地域限制,让医保资金真正实现了“全国漫游”。
跨省共济如何操作?
要使用“医保钱包”实现跨省共济,参保人需要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注册登录后进入“医保钱包”服务界面。在确认使用医保钱包后,选择使用地并填写绑定手机号完成确认。之后,就可以通过“医保钱包转账申请”功能,输入收款人信息和转账金额,完成资金划转。整个过程简单快捷,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操作。
跨省共济带来的实惠
“医保钱包”跨省共济功能的推出,给广大参保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统计,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共济人次已达2.83亿,共济金额达444.53亿元。这一数据充分说明,跨省共济功能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家庭。
江苏省苏州市居民杜女士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她通过“医保钱包”功能,仅需不到1分钟就将个人账户里的钱实时转给了远在河南的父亲,用于其看病就医。杜女士表示:“这个功能太方便了,以前总担心父母看病花钱,现在可以把我的医保余额直接转给他们用,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政策意义与未来展望
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改革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介绍,2023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收入和支出金额都超过了6000亿元,累计结余达到了约1.4万亿元。通过跨省共济改革,可以有效激活这笔庞大的“沉睡资金”,让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真正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认为,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减轻了参保人的经济负担,还能够促进医疗消费,为经济增长助力。他表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参保人群看病买药的便利性,尤其是对跨省工作和退休后在异地养老居住的人群,将大大减轻他们及其家人看病购药时的个人负担,增强待遇保障。”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跨省共济计划于2025年全面实现,让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目前,已有11个省份81个统筹区开通医保钱包,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将有更多家庭享受到这一便民政策带来的实惠。
如何使用“医保钱包”?
- 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并注册登录
- 进入“医保钱包”服务界面,确认使用医保钱包
- 选择使用地,填写绑定手机号完成确认
- 点击“医保钱包转账申请”,输入收款人信息和转账金额
- 完成验证后,资金将实时到账
“医保钱包”的上线,是医保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优化了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效率,更体现了医保制度的人性化关怀。随着这一政策的全面推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跨省共济带来的便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