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地严查槟榔食品销售,致癌风险下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9: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地严查槟榔食品销售,致癌风险下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近日,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再次强调槟榔制品不得作为食品销售,禁止在食品经营区域陈列、摆放槟榔制品。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槟榔制品的销售监管,保障公众健康。同时提醒消费者理性对待槟榔制品,认识到其潜在危害,避免购买和食用。

槟榔制品的致癌风险

槟榔制品的监管升级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严重的健康风险。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将槟榔果和槟榔嚼块列为一级致癌物。研究显示,长期食用槟榔可导致口腔癌、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6亿人日常食用槟榔;在中国就有超1亿人食用槟榔。槟榔的致癌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仍有一亿多人食用槟榔。槟榔在某些地区仍被视为社交媒介和文化符号。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槟榔产业正谋求转型。一些企业开始调整产品口感,减轻对口腔的刺激,并尝试将槟榔制成类似口香糖的胶果形态。同时,挖掘槟榔的药用价值、强化食用安全风险评估、改进加工工艺等,或已成为槟榔企业看清形势后的必然选择。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槟榔产业规模庞大,2023年销量约26.3亿包,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仅湖南一省,槟榔产业深加工年营收就达400余亿元,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就业500余万人。如何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兼顾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公众认知亟待提升

尽管槟榔的危害性已得到科学证实,但公众认知仍存在滞后。在一些地区,槟榔仍被视为社交媒介和文化符号。一位抗癌博主“雨虹”因口腔癌离世前,曾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发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大众槟榔的危害性,呼吁大家“远离槟榔,珍惜生命”。

未来监管方向

在立法明确前,湖南省槟榔行业协会则是将槟榔产品定义为“精制槟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该协会还制定了《精制槟榔良好生产规范》《槟榔干果》《精制槟榔》等团体标准。其成立于1998年,并于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将支持海南省利用自由贸易港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发挥自贸港先行先试作用,借鉴烟草监管经验,从“特色产品”“嗜好品”管理角度,加快推进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地方立法工作,开展将槟榔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规范管理的试点,明确槟榔属性定位,为槟榔产品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面对槟榔制品的监管升级,我们既要看到其对公众健康的积极意义,也要关注产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未来,如何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推动槟榔产业向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是监管部门和业界共同面临的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