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文化 | 冬至节有何来历?气候特点如何?又如何养生?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1: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文化 | 冬至节有何来历?气候特点如何?又如何养生?

2024年12月21日为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古代人非常看重,自古以来形成了一些冬至文化,今天在此分享冬至节的来历、气候特点及其养生。

一.冬至的来历

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入冬后的第四个节气。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当时又称冬节、贺冬。

冬至节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天象观测,在古代,古人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辰的移动等天象变化,来确定节气的时间。当太阳到达黄经 270°度时,就标志着冬至的到来。

二.气候特点

冬至到来,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开始,冬至后,天气更冷,昼时更短,中国各地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此时,动物冬眠,万物休整。

这个时节,生物的节律以冬至三候为显性特征。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起,阳气开始生长,但在一候的五天里,阴气十分强盛,阴曲阳伸的蚯蚓,还在土中蜷缩着,不肯舒展身体。

冬至二候的五天,水泽之兽的糜感知到阴气渐退而开始脱角。在三候的五天,山中甘冽的泉水因阳气回升,已悄悄解冻,静静地流动了。

三.冬至养生

根据冬至的节气特点,顺应“冬月闭藏”的特性,我们从防寒保暖、饮食、运动三方面来说说养生。

(一)防寒保暖

数九寒天要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注意防寒保暖。穿衣遵循“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的原则,内衣应以薄、软的棉织材质为主,中层衣服则保暖性要强,羊毛、羊绒、纯棉材质最合适。外衣要以防风为主,面料要致密,不宜穿着毛线编织的外套。

另外,腰、腿、足是保暖的重中之重,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暖和。

多晒太阳,太阳之精能壮人阳气,多晒太阳能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二)适当进补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补养得越好,阳气藏得越深,春天升发越得力,小病小痛才近不了身。

饮食以温热为主,滋阴潜阳的食物最为上等,羊肉,牛肉,海鲜,白萝卜,白菜,菌类,花生,核桃,栗子都是不错的温补食品。

冬至进补,养生事半功倍,对阳气虚弱的人群、年老体衰的人群、慢病缠身的人群,是恢复和调理的好机会。

冬季养生饮食宜清淡且多样化,生冷少食、燥热不宜。避免吃太过辛辣刺激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

(三)早睡晚起

冬季昼短夜长,天寒地冻,顺应天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保持心情舒畅。

(四)动静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只有动静结合,恰如其分,一张一弛,张弛有度,才是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冬藏,意味着减少运动。冬季选择比较柔和的有氧运动,比如八段锦、太很拳、快走等平和的运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而且可以培元补气、疏通经络。

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运动要适度,不要过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要大汗淋漓,微微出汗即可。

静养之道在于心态相对安静,精神上清净,生活上保持顺其自然,保持少欲淡定的心境,精神内敛,平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