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发现:同卵双胞胎为何会“不一样”
Science新发现:同卵双胞胎为何会“不一样”
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因为基因表达的随机性而产生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同卵双胞胎的认知,更为理解人类遗传和发育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同卵双胞胎的“不完全相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同卵双胞胎拥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因此他们的外貌、性格甚至疾病倾向都应该是一模一样的。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种假设并不完全正确。
2021年,冰岛解码 genetics 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发现,同卵双胞胎从胚胎发育的最早阶段就开始积累遗传差异。这些差异虽然微小,但足以导致双胞胎之间在外观、性格甚至疾病易感性上存在差异。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基因表达的随机性
最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差异的分子机制。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 Rickard Sandberg 教授带领团队,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分析了小鼠基因组中等位基因的表达情况。
研究发现,大约12-24%的等位基因只表达一个副本,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两个副本都会被表达。这种表达模式是动态且随机的,即使在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之间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卵双胞胎在某些特征上会出现差异。
对医学实践的潜在影响
这一发现对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可能就是由于等位基因表达的随机性导致的。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这一发现还提醒我们,在进行基于基因组的医学研究时,不能简单地假设同卵双胞胎是完全相同的。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疾病遗传基础的理解,以及对个性化医疗方案的制定。
结语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同卵双胞胎差异的分子机制,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认识到,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也会因为基因表达的随机性而产生差异。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遗传和发育机制的理解,更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