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感动中国特别报道:三位科学家的无私奉献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8: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感动中国特别报道:三位科学家的无私奉献

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这一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精神品牌栏目,自2003年首播以来,每年都会通过多种投票方式,从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他们中既有光彩耀人的文体明星,也有睿智学者,更有普通百姓和党政高官。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在2022年度的评选中,三位科学家——黄旭华、卢永根、钱七虎,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功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01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中国核潜艇之父

1970年12月26日,我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成为继"两弹一星"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30年的默默奉献——黄旭华。

1958年,34岁的黄旭华接到秘密调令,来到北京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人之一。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核潜艇研制难度极大,黄旭华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1988年,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时,已年过花甲的黄旭华毅然决定亲自参与,成为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首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黄旭华的一生,是为国家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的一生。他隐姓埋名30年,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直到1987年,上海知名刊物《文汇月刊》刊发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家人才得知真相。面对荣誉,黄旭华却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核潜艇是集体的智慧结晶,我作为代表领奖的。"

02

卢永根:布衣院士,880万积蓄捐给学校

卢永根,一位将一生献给土地和稻谷的"布衣院士"。他出生于香港一个富裕家庭,但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卢永根和家人被迫逃回老家广东花县。在那里,他第一次见识到农村的贫苦,第一次感受到当"亡国奴"的屈辱。这段经历让他坚定了为国家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1952年,卢永根进入华南农学院学习,后成为"中国稻作之父"丁颖的科研助手。1993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特异亲和基因"理论,解决了籼稻和粳稻杂交不育的问题,为杂交稻的高产和适应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活中的卢永根极其简朴,被称为"布衣院士"。他和妻子的开支除了基本生活外,几乎都用于捐款。2019年,他们将880万元积蓄全部捐给学校,设立奖学金支持农业教育。卢永根说:"一切为了土地,一切为了农民。"

03

钱七虎:防护工程专家,1600万奖金全部捐出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时,他正在母亲的肚子里。这段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矢志报国的种子。1960年,他被选拔到苏联留学深造,1965年学成回国后,一直从事防护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

2019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他将这笔钱全部捐入"瑾晖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老人。在此之前,他还曾向武汉捐款650万元支持抗疫。截至2024年,他个人累计捐资已达1337.6万元。

这三位科学家,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特质:不求名利、默默奉献、心系国家和人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真正的"感动中国"。

正如《感动中国》的主题曲所唱:"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三位科学家的事迹,正是对这首歌最好的诠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