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养生指南:温补饮食、适度运动,四类人慎泡脚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9: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养生指南:温补饮食、适度运动,四类人慎泡脚

“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随着冬至的到来,我们迎来了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在中医理论中,冬至不仅是节气的更迭,更是养生的重要时期。此时,人体阳气相对虚弱,养生需顾护阳气,固藏养正。那么,如何在冬至时节进行科学养生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医专家的建议。

01

冬至养生的中医理论基础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日。此时,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渐长。

在以阴阳观念看世界的中国古人那里,昼为阳、夜为阴,正所谓“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冬至是阴气达到顶点、阳气开始生发的关键节点。“冬至阳生春又来”,古人认为,冬至后,阴阳流转进入新的循环。因此,冬至不只是节点,更是起点,代表着又一个岁时轮回的开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宗学介绍,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此时人体阳气相对虚弱,养生需顾护阳气,固藏养正,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避免过度劳累。

02

具体养生方法

饮食调养:温补为主,营养均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建议,冬至时节的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可适当进食核桃、黑芝麻、桂圆、羊肉等温热食物以补肾助阳。同时,要注意搭配蔬菜,避免滋补过度。例如,萝卜、白菜等蔬菜可以平衡温热食物的燥性,防止上火。

起居调适:早睡晚起,适度泡脚

朱立国建议,冬至时节要遵循“冬藏”原则,注重起居调适。起居上应早睡晚起,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午间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午睡,睡觉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背部和足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多到户外晒太阳,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鼻、咽部容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外出也可以佩戴口罩进行防护。

晚上睡觉前可以泡脚,有利于睡眠和气血畅通。但泡脚是有讲究的,儿童、静脉曲张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群需谨慎。泡脚时水温应控制在40-45℃,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避免空腹或饱腹时进行。

运动调养:舒缓运动,循序渐进

冬至时节,运动调养也十分重要。朱立国建议,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达到身心同调的效果。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免阳气耗散。运动时,适当晒太阳也是很好的温阳散寒方法。

03

特别注意事项

泡脚养生并非人人适用

尽管泡脚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以下这4类人群并不建议泡脚:

  • 儿童: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泡脚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一般不建议泡脚,如果需要泡,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
  • 静脉曲张患者: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会增加静脉回流的负担,可能会加重血液淤积,从而加重病情。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感知不如普通人敏感,容易烫伤,而且一旦烫伤,后果比普通人严重得多。
  • 特殊脚部疾病患者:如脚部有外伤、水泡、发炎、化脓、溃疡等情况的人群不建议泡脚。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安表示,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尤为高发。气温骤降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寒冷天气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内活动,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王建安建议,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等,应特别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持室内温暖,外出注意保暖;适当增加室内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饮食上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

此外,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冬至时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按时服用药物,监控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防控,应对冬季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约是其他季节的2至3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徐建国表示,近年来,我国检测多种病原体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从目前数据看,有30多种病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

专家提醒,常用的个体防控措施,如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消毒通风优化室内环境等,仍可发挥较好的预防作用。接种疫苗对老人和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怎么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表示,一般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居家观察,并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果症状加重,尤其是肿瘤患者、慢阻肺病患者、长期心衰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

冬至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和运动调适,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迎接春天的到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养生方法应因人而异,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