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最新版】猫咪体内外驱虫汇总(附驱虫图谱)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7: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最新版】猫咪体内外驱虫汇总(附驱虫图谱)

猫咪体内外驱虫完全指南(2024最新版)

作为一个合格的铲屎官,健康安全又有效地给猫咪驱虫,是一项必修课。本文将针对驱虫常见问题解答、新手驱虫误区、正确驱虫方法等,为大家提供全面的驱虫知识。

为什么要给猫咪驱虫?

为猫驱虫是保持猫咪身体健康的基础手段之一,尤其当新猫到家,更要做好疫苗和驱虫工作。因为幼猫存在母胎携带寄生虫的隐患,而流浪猫更有内外寄生虫交叉感染的隐患。

即使猫咪不出门,也存在其他感染风险:

  • 室外带回:主人的外穿衣物、鞋底、携带物品
  • 室内感染:无过滤水源、植物及花盆、下水道、空调口

因此,定期驱虫对于所有猫咪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

根据寄生虫的寄生路径,可以分为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两种。以下是常见的寄生虫种类、是否为人猫共患、感染途径及症状:

猫咪多大可以开始做驱虫?

建议在猫咪接种完疫苗后就可以开始驱虫。尤其是新到家的幼猫,更要及时驱虫。

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下,跳蚤会大量繁殖。即使猫咪不出门,主人也可能将跳蚤带回家中。跳蚤感染会导致猫咪出现瘙痒、脱毛、过敏性皮炎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猫咪感染绦虫症,甚至贫血。

如果人与猫共同生活,也可能会被跳蚤叮咬,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症状。因此,预防跳蚤非常重要。

猫咪的内/外驱虫频率建议

驱虫频率应根据猫咪的年龄和生活习惯来确定:

按年龄大小:

  1. 3~6个月的幼猫:在接种完疫苗之后,建议每月1次内/外驱虫
  2. 6~12个月的青年猫:建议在绝育前10~15天进行1次内/外驱虫,避开绝育后免疫低下的时期
  3. 12个月+:视生活习惯适当调整内外驱虫频率

按生活习惯:

  1. 以生肉喂食为主,经常外出的:建议每月1次内/外驱虫
  2. 偶尔吃生肉,偶尔接触其他潜在风险动物的:建议2~3个月1次内/外驱虫
  3. 不食生肉,长期不出门的:建议3~6个月1次内/外驱虫

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物浅析

以下是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物及其适用范围:

  • 蛔虫可选药品:维克米普罗、博来恩、大宠爱、海乐妙、拜宠清、爱沃克
  • 绦虫可选药品:维克米普罗、博来恩、海乐妙、拜宠清
  • 球虫可选药品:炎迪净
  • 钩虫可选药品:维克米普罗、博来恩、大宠爱、海乐妙、拜宠清、爱沃克
  • 跳蚤可选药品:博来恩、维克爱普多滴剂(唯一可以驱虫虫卵的外驱滴剂)
  • 耳螨可选药品:维克耳漂(辅助作为后期清洁使用)
  • 蜱虫可选药品:博来恩、维克爱普多滴剂

维克米普罗虫谱广,作用温和不伤猫,交叉搭配使用,防止耐药性。维克爱普多滴剂还是唯一可以驱虫跳蚤虫卵的外驱滴剂。

如何进行有效的内外驱虫药搭配

虽然有不少驱虫药针对的虫谱覆盖率都很高,但在众多品牌中,建议选择同一品牌下的内外驱虫药相结合。例如,内驱米普罗+外驱爱普多组合,这个组合既可以有效针对全价虫谱,且配方安全温和:内驱适口性很好,大大减少喂药的难度;外驱副作用小,使用过几次都没有出现嗜睡、减退食欲的情况。

温馨提示

  1. 定期驱虫比等到发现寄生虫再治疗更为必要。
  2. 保持环境卫生,勤换洗织物,是预防虫病的重要措施。
  3. 即使成猫没有症状显露,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4. 提高猫咪免疫力是预防寄生虫的关键。
  5. 驱虫频次应根据猫咪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来调整。
  6. 驱虫后出现的短期腹泻、萎靡等症状是正常反应,通常一周后会自行恢复。
  7. 驱虫药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