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春砂栽培技术课件讲解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9: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春砂栽培技术课件讲解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药材名砂仁,为我国特产的中药材,也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阳春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大约有1300多年的使用历史。


生物学特性

阳春砂喜温暖凉爽环境,年平均温度为22~28℃,是阳春砂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能忍受0℃的短暂低温,但较长时间的0℃或有严重霜冻,直立茎受冻死亡。喜湿润,怕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为2500mm,孕蕾期至开花结实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阳春砂是半阴生植物,忌阳光直射,1~2年生苗要求荫蔽度为70%~80%,3年后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荫蔽度以50%~60%为宜。以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壤为宜。除在花芽分化初期土壤含水量达15%~20%外,一般需22%~25%,才有利于授粉结实。阳春砂为喜阴湿植物,花序着生在地面的匍匐茎上。空气干燥易使阳春砂花粉丧失生活力,因此阳春砂开花期要求环境潮湿,以利于开花结果。

栽培技术

砂仁分为"大青苗"和"黄苗仔"。黄苗仔,茎矮,一般高1~1.5m,植株耐阴不耐寒;结果多,产量高,且年年结果,果实早熟,一般在8月上旬成熟;果实较小而软,一端较平,略呈圆形,淡红色,果柄长,种子红褐色。大青苗,茎高1.5m以上,植株耐寒、耐光能力较强;结果少,产量低,且有大小年之分;果实成熟较迟,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成熟;果实较大而坚实、饱满,一端较尖,呈椭圆形,红色,果柄短,种子油润黑色。

栽培品种

根据阳春砂的株高、果型、成熟期和品质的差异,可将砂仁分为4个不同类型,长果子1号、长果2号、圆果1号和圆果2号等。长果1号植株较高大,果实长形,早熟;长果2号植株高中等,果实长型,迟熟;圆果1号植株较矮,果实圆形,早熟;圆果2号植株较矮,果实圆形,迟熟。其中,以长果2号具较多优点,如株高和匍匐茎适中,农艺性状好,花芽多,每花序的花数量也多,果实大,品质好,果实含种子量多;特别是雌雄蕊与唇瓣的间距较宽,花粉量较多,且易散粉,故易于昆虫传粉,花期比一般类型迟十天左右,因而,自然结果率较高。

选地整地

  1. 育苗地宜选择背北向南,通风透光,土壤湿润,排灌方便、荫蔽条件良好的山坑两旁新垦地,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播种前翻耕,细致整地,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kg,厩肥或土杂肥1250~1500kg作底肥。整平耙细作床,宽1m,高15~20cm。苗床要求平坦、疏松,中间略呈龟背形,以防积水。苗床最好东西向,便于搭棚防晒;如果是老苗圃,则要进行土壤消毒。

  2. 种植地应选择一面开旷、三面环山的缓坡地,坡向朝南或东南。邻近有昆虫授粉,空气湿度较大,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最好长有阔叶杂木林作荫蔽的山坑、山窝两旁。

繁殖方法及种植技术

  1. 种子繁殖

(1)选种。8月初砂仁果实成熟,开始采收。选择没有病虫害的丰产地段作为选种地块,或再进行穗选、粒选。从中挑选果粒大,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成熟果穗或果实作种。选择优良品种,果粒大,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作采种母株。

(2)采种及种子处理。一般在7月-8月初,当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由白色变为褐色和黑色,质地坚硬,有浓烈辛辣味时,采收成熟的果实。

(3)播种期。随采随播。最好在8月底或9月初播种。若要春播,可将处理好的种子藏于湿砂中或阴干贮藏,次年惊蛰至清明节播种。

(4)播种方法。播种时按行距13~17cm开沟条播或在沟内按株距5~7cm点播,深1~1.5cm,播后均匀地、薄薄地撒上一层细碎火烧土或覆盖一薄层腐熟的干粪,并以树叶遮阴。每亩播种湿籽2.5~3kg,相当于鲜果4~5kg。在日平均气温28℃左右时,播后20d左右便可出苗。

  1. 分株繁殖

(1)分株苗选择。选择当年生具1~2条带有鲜红色嫩芽的地下根茎,茎秆粗壮,具5~10片叶的植株作为繁殖用。过嫩、过老和瘦弱的分株苗,均不宜作繁殖用。分出的新植株可视天气和苗高情况适当剪去部分叶。最好当天挖苗,当天种植,以提高成活率。

(2)栽种季节。春秋两季均可种植,但以春季3-5月为好;秋季8-9月亦可定植。

(3)栽种方法。分株苗一般不经育苗,可直接种植,定植前挖穴,穴的规格为40cm×40cm×30cm。每穴栽1丛,栽后覆土压实。

  1. 种植

(1)种植方法。种植时将顶芽向下或向水平方向,老根茎则覆土6~9cm,并压实,嫩根茎则用松土覆盖,而且不可埋得过深,亦不能压实,否则根茎不易抽花结果。

(2)种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种植,但以春季3-5月为好,这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多阴天,移栽后易成活;秋季8-9月亦可定植,但由于雨水较少,应选择阴雨天,并注意淋水或灌溉。最好当天挖苗,当天移栽,以提高成活率。移栽苗需剪去1/2~1/3的叶片,减少水分蒸腾,并注意淋水或灌溉。

(3)种植密度。可根据肥地密、瘠地稀;平地稀,坡地密的原则,一般是1m×1m,每亩600株左右,或70cm×60cm,或70cm×40cm,每亩1500~2000株。如果希望提早形成群体,提早结果,可适当密植和增施基肥。

田间管理

  1. 育苗地管理

(1)遮阴。幼苗怕阳光直射,荫蔽度以80%~90%为好。待幼苗长出7~8片叶时,荫蔽度应控制在70%左右。

(2)间苗。当苗高3~5cm时间苗,去弱留强,使株间相隔3cm。

(3)施肥。分别在幼苗长有2片、5片和8~10片叶时各施稀薄水肥1次,施肥以腐熟的人粪尿为主,开始宜稀,以后逐渐增大浓度。施肥前先拔除杂草,以免争夺肥料。

(4)淋水。幼苗根浅,遇旱易死,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淋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则出苗率低或根本不出苗。次年春天,如雨水多,则应注意排水。

(5)防寒。在冬季和早春可增施腐熟的牛粪、火烧土和草木灰等,以保温并增强抗寒力。

  1. 种植地管理

(1)除草。定植后1~2年,每年除草2~3次。第3年开始进入开花结果期,一般每年除草1~2次,由于阳春砂的根茎沿地匍匐,故不能用锄头除草,只能用手拔。

(2)施肥培土。施肥应以农家有机肥为主。新种植株每年施肥2~3次,除施堆肥、牛栏肥、火烧土、过磷酸钙和猪粪水沤制的肥料外,还要适当增施N肥。开花结实后,以P肥K肥为主,一般施沤制的火烧土、牛粪和过磷酸钙。

秋季摘果后,用含有机质的表土,火烧土均匀地撒在阳春砂地上,其厚度以盖没裸露的根状茎为度,促进植株多分蘖,株粗芽壮,还可增强抵抗力,使植株安全过冬。

(3)防旱排涝。新种植株要经常灌水或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进入开花结果年龄时,在冬春花芽分化期要求水分少些,开花期和幼果形成期要求土壤湿润,空气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如雨水过多,土壤过湿,则易造成烂果。

(4)调整荫蔽度。种植后1~2年就进入分株繁殖阶段,要求70%~80%的荫蔽度;进入开花结实年龄,荫蔽度可适当减少,以50%~60%为宜。

(5)人工辅助授粉。由于阳春砂的花器构造较特殊,不能自花授粉,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生产上常用如下两种方法:

推拉法正向推拉,以大拇指与食指夹住雄蕊与唇瓣,拇指将雄蕊向下轻拉,再将雄蕊向上推,使花粉擦在柱头上;反向推拉,方向与正向不同点是先推后拉。操作时用力要适当,太轻,则授粉效果差;太重,则伤害花朵。

抹粉法先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花冠下部,右手的食指(或用小竹片)挑起雄蕊,并将花粉抹在柱头上。人工授粉最佳时期是盛花期,最佳时间是早上8-10时。

(6)保护和引诱传粉昆虫。昆虫是最好的传粉媒介。据产区调查,传粉昆虫多的地段,自然结实率可高达50%~60%。传粉昆虫以彩带蜂效果最好,排蜂、小酸蜂是授粉的野生蜂,小酸蜂比排蜂易于驯养,可选为阳春砂理想的授粉蜂。

(7)预防落果。在花末期和幼果期,喷5mg/L的2,4-D水溶液,或者5mg/L的2,4-D加0.5%磷酸二氢钾,保果率可提高14%~40%;用0.5%尿素,喷施花、果、叶,或0.5%尿素加3%过磷酸钙溶液喷施花、果,保果率可提高52%~55%。

(8)补苗与割苗。定植后,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收果后要进行适当修剪,除割去枯、弱、病残苗外,在苗过密的的地方,还应割除部分"春笋",每平方米保留40~50株,即一般山区每亩留苗2.5万株以下,丘陵平原地区3万株以下,而且分布要均匀。

(9)衰退苗群更新。阳春砂连续几年开花结果后,苗群明显衰退,老苗多、壮苗少,产量低。为了恢复苗群长势,收果后将老苗离地面5cm处刈去,施经沤制过的混合肥,春季出苗后,再追施适量的N肥,一般经过2~3年的精心管理,苗群复壮,产量提高。

病虫害防治

  1. 幼苗炭疽病[Colletotrichum zingiberi (Sundar.) Butler et Bisby]主要为害嫩叶,严重时全株叶片腐烂。发病初期嫩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的病斑,随后扩大,颜色变深,病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呈半透明状干枯或水渍状下垂,严重时,迅速蔓延到叶鞘和下层叶片,最后全株叶片软腐或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育苗地用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畦面消毒;3-4月间调整荫蔽度,搞好排水,增施火烧土、草木灰、石灰;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集中烧毁,然后喷洒1∶300波尔多液,每10d喷1次,以控制病害发展。

  1. 叶斑病[Phyllosticta atzingiberi Hori]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一般在5-7月发生,初时叶片出现水渍状、不规则的暗绿色病斑,以后迅速扩大变成褐色,边缘棕褐色,中间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布满黑霉层,叶片上常有数个或数十个病斑,扩大后相互融合,使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收果后结合割枯老苗清除病株集中烧毁;保持适宜的荫蔽度;冬旱期要适时喷水,使植株生势健壮;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每隔10d喷1次,至控制为止。

  1. 果疫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该病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一般在7-9月发生,初时在果皮出现淡棕色病斑,后扩大至整个果实,使之变黑、变软、腐烂,果梗受害后呈褐色软腐状。在潮湿环境下,患部表面生有白色绵毛状菌丝。

防治方法:及时把病果收获加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春季注意排水,增施草木灰、石灰,增强果实抗病力;幼果期,把苗群分隔出通风道,改善通风条件;用1∶1∶150波尔多液喷施,每10d喷1次,连喷2~3次,收果前,停止喷药。

  1. 黄潜蝇[Epinotia leucantha Meyrick]又名钻心虫,幼虫蛀食砂仁幼笋的生长点,使生长点停止生长或腐烂,造成枯心,俗?quot;枯心病"。被害的"幼笋"先端干枯,直至死亡。在管理粗放,长势衰弱的阳春砂地段,受害率可达40%~60%。

防治方法:①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减少钻心虫为害;②及时割除被害幼笋,集中烧毁;③成虫产卵盛期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每隔5~7d喷1次,连喷2~3次。

留种技术

采种要在种子充分成熟时进行。宜选颗粒大、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的果实留种。将选取的鲜果置于较柔和的阳光下连晒两天,每天晒2~3h(上午9-10时或下午3-5时),然后剥去果皮,用细砂擦薄种皮至有明显的砂仁香气为止,阴干。如秋播,可直接下种;若春播,则贮藏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采收与加工

阳春砂种后2~3年收获。当果实由鲜红变为紫红色,果肉呈荔枝肉状,种子由白色变为褐色和黑色而坚硬,有浓烈辛辣味时,即为成熟果实。采收时,山区自下而上进行,平原则分畦采摘。用小刀或剪刀将果序剪下,不宜用手摘,以防伤害匍匐茎的表皮,影响次年开花结果,同时应尽量避免践踏根茎。

  1. 焙干法分"杀青"、"压实"和"复火"3道工序。即将鲜果摊在竹筛上,置于炉灶上以文火焙干。燃料用谷壳、生柴或木炭火,最好用樟树叶盖在火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