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寒诗词里的三重温暖:围炉夜话、松柏精神与春日期待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2: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寒诗词里的三重温暖:围炉夜话、松柏精神与春日期待

“冻云垂地北风颠,妆点江湖欲雪天。我亦随身有蓑笠,兴来同上钓鱼船。”这是宋代诗人李光笔下的大寒景象。当严寒到来时,人们与它的相处不是只有硬碰硬的铮铮铁骨,还可以是以柔克刚的淡然闲适。李光在大寒这天,心里并没有完全被寒意占据,而是依然兴趣盎然,在江天欲雪时独往钓鱼。尽管北风呼啸冻云低垂,雪意也逐渐深沉,可丝毫不影响李光外出的兴致,优哉游哉也。尤其“我亦随身有蓑笠”,更暗含诗人此去钓鱼是临时起意,本来不过一身蓑笠漫步在外。或许是江湖天欲雪让他有了兴致,或许只是大寒节气让他想到适合捕鱼,回家煎来下酒。就像屈大均在大寒天,“自烹香积外,相馈大寒前。小用葱花糁,轻将酒子煎”,想想就美味。这种人间清欢与冬日大寒极为匹配,越是严寒,人们就越期盼温暖悠闲,哪怕只是一人独享。同样的大寒清欢,还有钱谦益笔下:下若溪边沽酒雪,大寒山畔采茶风。

大寒将至,气温骤降,但有了这些优美的大寒诗词相伴,再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一丝暖意。从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到陆游的《大寒出江陵西门》,再到苏轼的《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每一首都描绘了不同的情感和景象,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快来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诗词,感受古人笔下的冬日韵味吧!

01

大寒时节,围炉夜话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中的诗句。它描绘了大寒时节人们围炉取暖、闭门避寒的生活场景,既温馨又充满生活气息。在那个没有暖气的年代,一盆炭火、一杯热茶,就能驱赶走冬日的严寒。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却蕴含着最纯粹的温暖。

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更是将这种温暖描绘得淋漓尽致:“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当寒夜漫漫,喜逢佳客不约而至,立刻围炉煮茶将眼前景心中情一起细品漫谈。在那个冬夜,故友是熟客,纵使无酒,用竹炉汤沸和炭火初红慢慢熬制的粗茶足以体现深情。这种温暖,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寒冷的冬夜,与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这种简单的幸福,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吗?

02

大寒时节,诗意的坚守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岁寒知松柏》。松柏四季常青,极寒的风雪都压不倒它顽强的生命力。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一年最冷的大寒时段,你就会知道,还有松柏不会凋谢。磨砺松柏的是多变的气候,磨砺人生的是无尽的磨难。越是人生艰苦,世道艰辛,越会崇敬崇拜松柏,化为自己坚强的人生意志,精神信仰。黄庭坚的这首诗不贵在新意,而是一种笃定的表达。就像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若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在大寒时节,古人常常以松柏、梅花等意象,表达对坚韧精神的赞美。这些自然界的生灵,不畏严寒,傲然挺立,成为了人们精神寄托的象征。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面对生活的困境,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正如诗中所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历了严寒的考验,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03

大寒时节,温暖的期待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过闲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大寒出江陵西门》。冬春交替,且盼团圆。年光微雨后,春发大寒初。花片沾云湿,松声入水虚。酒因慈母饮,诗为小儿书。不记谁家腊,闻莺识岁除。—明·屈大均《乙丑岁除作》世人常言过了腊八就是年,当大寒过后即为除夕时,这种喜悦之情尤甚。这种幸事在21世纪的百年之内,仅有五次,而人生不过百年,更无法确定每个人都能遇到。不管古代还是当下,只要遇到就值得欣喜。它不只是二十节气的收尾,更是农历旧年的结尾。两个轮回叠加在一起,期待的是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渴求的是团团圆圆好运连连。屈大均在乙丑年的除夕之夜,送走大寒与微雨,迎来早春与新年,处处弥漫着喜庆与春意。微雨过后的梅花更加清雅超绝、摇曳生姿。北风吹过的松林,宛如春水初生,化作溪水潺潺。此时万家团圆,诗人时而陪着母亲举杯畅饮,时而围坐儿女身前,挥毫泼墨,辞旧迎新。母慈子孝,父爱子敬,满满的祝福化作杯中酒纸上情。所爱在身边,春意正当时,何其幸福。就连窗外的黄莺都被这人间团圆感动,一直高兴地婉转啼鸣,要在鸟语花香中静待万象更新。这种人间盛景哪个漂泊游子不日夜期盼,当宦游在外的陆游大寒节气途经江陵时,忍不住哀叹: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清代诗人黎简在“小除夜接大寒晨”快马加鞭,奔赴故土,与阔别已久的妻女团圆。

大寒虽然寒冷,但也是春天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这种对未来的期待,成为了人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正如诗中所言,“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在最寒冷的时刻,我们更能感受到春天的可贵。这种温暖的期待,激励着人们在严寒中坚持下去,迎接新的希望。

大寒时节,虽然寒冷,但古人的诗词中却充满了温暖。无论是围炉夜话的温馨,还是对坚韧精神的赞美,亦或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些诗词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暖意。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一颗温暖的心,迎接每一个新的日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