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摩登大股东四度变更,锐洋控股能否化解退市危机?
ST摩登大股东四度变更,锐洋控股能否化解退市危机?
近日,ST摩登(002656.SZ)大股东再度变更,锐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锐洋控股”)通过受让广州普慧源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普慧源”)等股权,成为公司新的第一大股东。这一变动不仅关系到公司的控制权变更,更关乎ST摩登能否解决长期存在的资金占用问题,从而避免退市风险。
资金占用六年,ST摩登陷入退市危机
ST摩登的资金占用问题,要追溯到六年前。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公司原控股股东广州瑞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集团”)在未经决策程序和授权的情况下,利用收取预付款、投资款、应收款等名义,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占用余额达2.46亿元。
尽管ST摩登及当时的实际控制人林永飞和两名高管,被监管处以罚款并警告,但深陷债务危机的瑞丰集团无力还款,并于2023年9月被法院裁定破产,导致ST摩登一直未能收回被占用的资金。
2024年5月10日,广东证监局发出责令改正决定,要求瑞丰集团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ST摩登归还占用的2.41亿元资金。然而,截至2024年11月,仅收回2000万元,剩余2.2亿元仍未到位。
锐洋控股入局,代偿资金存不确定性
在ST摩登面临退市风险的关键时刻,锐洋控股的出现为公司带来了一线生机。根据ST摩登1月9日披露的信息,锐洋控股已与普慧源签订协议,受让其100%股权,同时受让嘉远新能源投资(广州)合伙企业(下称“嘉远新能”)98%的出资额。转让完成后,锐洋控股将通过这两家企业间接持有ST摩登约10.07%的股权。
此外,锐洋控股还通过协议安排,获得了ST摩登股东“张润琪”持有的2560万股(占比3.59%)的股份表决权。因此,系列交易完成后,锐洋控股将以9735万股的持股数量、13.66%的持股比例,成为ST摩登新的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锐洋控股及相关方已就代偿总额2.2亿元的资金占用签订了协议,且公司已收到1.22亿元代偿款。然而,剩余占款能否顺利解决,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根据相关规定,若未能在六个月内完成清收,ST摩登将被停牌两个月,期间若仍未完成整改,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两个月内,如仍未完成整改,则将终止上市。
大股东频繁变更,46万元转让8500万元股权之谜
自2024年5月收到监管责令整改决定后,ST摩登已在半年的时间内,通过普慧源股权转让,四次变更大股东。蹊跷的是,每次交易中买方支付的普慧源股权转让款都只有46万元,而普慧源持有的ST摩登股份市值约达8500万元,初始成本更是接近1.2亿元。
例如,2024年6月底,郑闳升从罗筱威手中受让普慧源72%股权,成为ST摩登间接持股8.9%的股东,仅支付了46万元。4个月后,因申请强制执行而持有6713万股的恒泰证券,被动成为持股9.42%的第一大股东。2024年11月12日,郑闳升、罗筱威又将普慧源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广州汇琪晓程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汇琪晓程”),同样仅支付46万元。
这种异常的交易价格引发了市场质疑。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ST摩登面临的退市风险有关,新股东可能通过低价收购股权,获得代偿资金占用的机会,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未来何去何从?
尽管锐洋控股已经代偿大半资金,但剩余占款能否全部收回,依旧面临不确定性。即便代偿全部占款,如何让ST摩登走出连年亏损的困境,也是锐洋控股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
从公司经营状况来看,ST摩登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6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6.76万元,同比下降4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14.27万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锐洋控股的入局能否成为ST摩登的救命稻草,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恢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才是决定ST摩登未来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