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曼利夏步枪和毛瑟枪:北洋士兵的致命利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4: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曼利夏步枪和毛瑟枪:北洋士兵的致命利器

在袁世凯时期,北洋士兵的装备经历了显著的改进,其中曼利夏步枪和毛瑟枪成为了他们的致命利器。这些先进的武器不仅提升了士兵们的战斗效能,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军事变革。曼利夏步枪以其可靠的性能和精确射击闻名,而毛瑟枪则以其多样化的型号和广泛的适用性受到青睐。这些武器的引入,使得北洋士兵在战场上更具竞争力,也为后来的军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01

曼利夏步枪:直拉式枪机的创新设计

曼利夏M1903步枪是一款由奥地利设计的军用步枪,主要由希腊军队使用。这款步枪采用了6.5×54毫米毛瑟步枪弹,是曼利夏(Mannlicher)步枪系列中的重要一员,以其精确性和可靠性而闻名。

设计与结构
M1903步枪的设计基于德国毛瑟步枪的基础,但融入了曼利夏公司的独特创新。该步枪采用直拉式枪机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射手在装填和射击过程中能够更加迅速地操作,与传统的旋转后拉式枪机相比,操作效率更高。此外,M1903还配备了一个五发容量的内置弹仓,使用桥夹装填,简化了弹药补充过程。

步枪的枪身采用优质钢材制成,枪托通常由坚固的木材制造,具有很好的耐用性和抗损性。M1903的整体设计强调坚固性和实用性,使得该步枪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可靠的性能。

口径与弹药
M1903步枪使用的是6.5×54毫米毛瑟步枪弹,这种弹药口径较小,但具备优秀的弹道性能和精确度。6.5毫米的口径意味着弹药具有较低的后坐力,使得射手在连续射击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精准度。此外,这种弹药的弹道平直,适合远距离射击,在战场上提供了可靠的打击力。

这种弹药还具备较好的穿透力,能够有效击穿当时使用的军用护甲和掩体,这使得M1903步枪在实战中表现出色。尽管6.5毫米口径的杀伤力较小,但其精准度和射程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得步枪在中远距离射击中依然具备强大的杀伤力。

瞄准具与射击性能
M1903步枪配备了机械瞄具,包括一个可调节的后表尺和一个固定的前瞄准柱。后表尺可以根据射击距离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步枪的瞄准系统设计简洁实用,能够在各种战斗条件下提供足够的射击精度。

这款步枪以其出色的精度著称,特别是在远距离射击中表现优异。M1903的枪管经过精密加工,膛线设计有助于稳定子弹飞行,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此外,步枪的较低后坐力也使得射手能够更好地控制射击,减少了连续射击中的偏差。

使用与历史背景
M1903步枪最初由希腊军队在20世纪初引入,并在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希腊军队选择这款步枪主要是因为其优越的精度和可靠性,这在当时的战场上至关重要。步枪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中表现稳定,赢得了士兵们的高度评价。

此外,M1903步枪也出口到其他一些国家,并在多次冲突中投入使用。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型武器的出现,M1903逐渐被更新的步枪所取代,但它依然是军事历史上的一款经典武器,尤其是在远距离精确射击方面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影响与遗产
曼利夏M1903步枪不仅在其服役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后来的步枪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直拉式枪机和高精度的射击表现为后续的步枪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天,M1903步枪依然是军事历史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珍贵藏品,象征着早期20世纪步枪设计的高峰。

02

毛瑟枪:广泛仿制的传奇武器

德国的毛瑟系列手枪,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盒子炮”或者“驳壳枪”,这东西在当时的德国就是失败品,在整个西方也都不怎么受待见,但没想到这枪竟然在当时的中国火的一塌糊涂,不仅成为当时军队、警察的制式手枪,就连大户人家的护卫、山上的土匪都经常使用毛瑟手枪,而且自从毛瑟手枪进入到国内后,各大兵工厂也是纷纷仿制,在不同时间段也是仿制出了各式各样的型号。

那这期文章就来盘点一下,当年国内各大兵工厂仿造的各种毛瑟手枪。

一、湖北汉阳兵工厂
在北洋政府时期,汉阳兵工厂从1921年到1929年期间,曾仿制过毛瑟手枪的初代型号,原型也就是毛瑟C96,也可以叫做毛瑟M1896手枪。
汉阳兵工厂仿制出来的型号被称为“汉造驳壳枪” ,也是发射原版毛瑟手枪用的7.63x25毫米弹药,弹仓容量也是10发。
1923年以后生产出来的型号,枪身上还带有“汉厂十二年造”字样的钢印,1926年之后的产品,又改为了“汉厂十六年造”。
汉阳造驳壳枪从1921~1929年期间,大约生产了15000余支,曾在军阀混战中,直系军的初级指挥官就曾使用这种手枪。

二、山西太原兵工厂
当年在阎锡山晋系军阀控制下的山西太原兵工厂,曾仿造过两种毛瑟手枪。
第一种是在1927年开始仿造的“晋造十六式手枪” ,原型也就是毛瑟C96的1897年版本,俗称“小眼匣子”。
仿造型枪身上刻有“太原兵工厂民国十六年造”钢印,另一端还带有“自来得”字样,因此也就有了“自来得盒子炮”的绰号。
第二种是1928年仿造的“晋造十七式手枪” ,其原型也是毛瑟C96的初代版本。
但所仿造的十七式有点不太一样,不再使用原版毛瑟手枪的7.63毫米弹药,而是发射美制11.43x2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但被太原兵工厂称为“11.25毫米子弹”
因为当时阎锡山的兵工厂也仿造了一批汤姆逊M1921冲锋枪,为了弹药通用,减小后勤的压力,所以晋造十七式手枪也使用了这种子弹。
但由于子弹体积较大,再加上为了保持住10发的弹容量,所以晋造十七式手枪的弹仓特意向下凸出来一块,从这就一眼能分辨出这是个晋造十七式手枪。
别看这是个山寨货,但这枪比正常的毛瑟手枪威力都大,而且现如今这个晋造十七式手枪,在北美国家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枪中收藏品。

三、天津大沽兵工厂
大沽兵工厂也叫大沽造船厂,早在晚清洋务运动期间由李鸿章创建,除了造船外,也生产各类轻武器,其中就仿制过毛瑟手枪,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开始仿造毛瑟手枪的兵工厂。
到了军阀割据期间,大沽兵工厂又被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控制,之后也生产了仿制型毛瑟手枪。
从清末到918事变,大沽兵工厂生产了三种仿制型毛瑟手枪。
第一种是在清末洋务运动期间开始仿制的“大沽造镜面匣子” ,其原型就是德国为意大利海军定制的毛瑟M1899型手枪。
所仿制的型号和原型基本一样,也是有着光滑的枪身,机匣上没有任何减重槽和钢印。
只是枪机导轨比原版的M1899长了一块,至于口径和性能是一样的,也是采用7.63毫米子弹,弹容量为10发。
在奉系军阀接管该兵工厂后,继续生产大沽造镜面匣子,大量装备给奉军的初级指挥官作为制式手枪。
第二种是在奉系军阀接管后生产的“大沽造驳壳枪” ,其原型是毛瑟C96在1910年以后的型号,最大特点就是击锤的圆孔增大,因此也有着“大环盒子炮”的绰号。
仿造出来的大沽造驳壳枪和原型也几乎一样,只是使用了以前的枪机滑轨,上面的减重槽比原型要长一些。
第三种是在二十年代生产的“大沽造马匣子” ,其原型是毛瑟M1917型卡宾枪,最大特点就是枪管长,并且附带枪托和护木。
该枪的口径也是7.63毫米,弹容量10发,后期还自行设计了一种木质步枪套件,使马匣子像步枪。
当年大沽造马匣子主要装备奉军的骑兵部队,后来东北易帜,奉军被改为东北军,马匣子又成了张学良卫队的常用武器。

四、西北实业公司
所谓的西北实业公司,前身就是晋系军阀阎锡山的山西兵工厂残部,由于在中原大战中败北,使得山西兵工厂遭受重创,后来在1932年重振旗鼓,将残余的兵工厂迁至西北地区,然后将其改为西北实业公司,主要生产民用器具,但当中也少量生产武器。
在抗战爆发后位于兑九峪的西北实业公司分厂,就仿制了一种短管的毛瑟手枪,原型是毛瑟C96在二十年代衍生出来的警用短管型手枪,叫做毛瑟Bolo型,在当时的国内还被称为“三号驳壳枪”或者“三把盒子”。
仿制的型号和原版几乎一样,但机匣上面刻有“西北1940”的字样,貌似是在1940年开始仿制生产的,也是发射7.63x25毫米毛瑟手枪弹,弹容量为10发。
但这枪的正式名称未知,只知道有“短管盒子炮”和“短管自来得”的绰号,在抗日战争期间,晋绥军的初级军官和西北地区的部分八路军指挥员就用过这个型号。

五、南京金陵兵工厂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的金陵兵工厂也仿造过毛瑟手枪,是在 1943年生产的“民三十二年式太极自来得手枪” ,其原型是毛瑟C96的全自动型,叫做毛瑟M1932型或者毛瑟M712速射型手枪。
这个型号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全自动手枪,当然也是毛瑟C96的最终型号,并分为9毫米和7.63毫米两种口径,同时还配备了10发和20发的可拆卸式弹匣,全自动射击的情况下,每分钟理论射速可以达到900发,火力比当时的冲锋枪还猛。
当年所仿造的民三十二年式自来得手枪主要是7.63毫米口径,也分为10发和20发两种弹匣,机匣上还带有一个太极钢印,因此就被称为“太极自来得手枪”。
在抗战中主要装备中央军德械师部队,像一些连排级的初级军官,汽车驾驶员和传令兵、军官警卫员等,用的都是这种手枪。

六、四川机器局
二十世纪初期,四川的机器局也对德国毛瑟手枪的初代型号进行了仿制工作, 在1901年左右仿造出了川造1901式驳壳枪 。
仿制的川造1901式驳壳枪也是发射7.63x25毫米弹药,虽然外观和原型差不多,但枪身工艺较差,性能也未知,相比其他兵工厂仿造的毛瑟手枪名气并不是很高。

七、汪伪政权的陆军部
在抗日战争中,投敌之后的汪伪政府兵工厂也仿造过毛瑟M1932型。
但具体名字未知,不过机匣上刻有“陆军部修械所造”的字样。
口径应该也是7.63毫米,但对比其他的仿制型毛瑟手枪,这个型号的做工很粗糙,而且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以上七个兵工厂只能算是一部分,而在民国时代国内仿造过毛瑟手枪的兵工厂还有很多,比如上海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广东兵工厂、重庆兵工厂、衡阳兵工厂 、湖南铁厂、井冈山兵工厂以及株洲兵工厂等等等等,这些都仿造过不同型号的毛瑟手枪,这就可见毛瑟手枪在当时的国内究竟有多受欢迎,而且也是山寨到了极致。

03

两种武器的对比与影响

曼利夏步枪和毛瑟枪在北洋军队中各有优劣:

  • 曼利夏步枪的直拉式枪机设计更先进,操作更便捷
  • 毛瑟枪虽然技术上较老,但在中国的普及度更高
  • 曼利夏的6.5毫米口径弹药后坐力小,精度高
  • 毛瑟枪的7.63毫米弹药威力更大,但后坐力也更大
  • 曼利夏更适合远距离精确射击
  • 毛瑟枪则在近距离作战中更具优势

这两种武器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北洋军队的战斗力,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装备的现代化进程。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那个动荡年代的重要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