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10到15分钟:北京中小学课间改革让学生活动更自主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5: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10到15分钟:北京中小学课间改革让学生活动更自主

“课间变成15分钟,行动不再那么紧迫,整个人都变得更放松了。”在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初二学生王梦正利用课间时间完成自己最喜欢的创意手工。而她的同学们有的在操场上跑步、打球,也有的选择在连廊里观察蝴蝶标本。这是北京市推行“课间一刻钟”改革后,该校课间活动的一个缩影。

“我的课间我做主”:学生自主设计课间活动

课间时间是属于孩子们的,课间要做什么也应该由孩子们做主。走进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学楼,孩子们的手抄报“我的课间我做主”张贴在一楼大厅,“大鸭子游戏”“猜硬币”“翻花绳”“读书会”“银杏叶自然笔记”……孩子们发挥想象,设计了自己最喜欢的“课间一刻钟”活动。

学校推出“我的课间我做主”项目策划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策划、意向征集、汇报展示,共同汇总并推出了师生喜闻乐见的休闲体育类、探索发现类、提升素养类、实践动手类、社交互动类五大类课间活动项目指南,项目分布在教学楼的一至三层和操场,孩子们可自主选择喜欢的课间活动。

全校总动员:让校园空间“活”起来

在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无论是室内、室外,学校几乎将所有的可利用空间都用了起来。操场、教学楼一层的生物实验室、走廊里的蝴蝶标本展览、二层连廊的自由阅读空间、棋类游戏空间和艺术展示空间、三层连廊的艺术舞台,都成为了学生课间活动的场所。

初一学生冯浩洋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利用课间走一走,看看动植物标本,更容易做到孔子说的‘乐学’,能把知识学进去。”

安全保障:四重巡查确保课间活动安全

课间时间长了,学生外出活动多了,安全怎么保证?在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的操场上,体育老师们会分组巡查运动的学生。负责羽毛球场地巡查的体育老师张镜明站在场边,不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现在这个天气有时候早晨地面会有水,我们就会提醒孩子多做上肢运动减少跑动,避免滑倒。”

学校开展了“四巡查”制度,一是值周生会在重点点位巡查,二是德育教师及党员教师会在每个楼层进行巡查,三是体育老师会在操场等开放空间巡查,四是每天的值班干部会对整个课间全楼层进行巡查,确保学生的安全及课间活动顺利开展。

师生互动:课间成为教学相长的新平台

“好球!来个正手!”操场上,初二学生彭子睿专注地挥拍、出球,和对手一来一回,难分上下。“我特别喜欢打乒乓球,每个课间都会下来练练。”彭子睿说,课间延长到15分钟,他有更充足的时间和老师同学们切磋球技。语文教师肖宇和学生们是球友,她边接球边笑着说:“只要看见孩子们来,我就愿意加入他们。作为玩伴,和孩子们一起放松身心,轻松地聊聊天。”

课间活动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也是师生互动、增进感情的好时机。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课间活动中,与学生们一起运动、游戏。在顺义区第五中学,师生一起踢毽子、跳皮筋成为常态。该校校长闫得方说:“师生互动时笑声朗朗,通过课间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全市推广:课间改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是朝阳区教科院附校,各区各校都在积极探索课间活动的新模式。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区将课间调整纳入教育教学统筹设计,盘活课内课外资源,满足学生丰富的课间活动需求。

海淀区石油实验小学智慧操场投入使用,以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赋能学生体育锻炼。下课后,学生们三五成群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自行“打卡”,就可以开展跑步、跳绳、投篮等各种体育锻炼,系统会自动记录每名学生的运动数据,形成“运动处方”。

一些活动空间有限的学校,充分挖潜,开辟课间活动场地。东城区景泰小学在课间增设了专项体育锻炼、体育游戏项目,在楼道和操场划定踢毽、呼啦圈、跳皮筋、跳房子等专门区域,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各班建立了“手拉手”游戏锻炼组,下课后,学生们自觉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做游戏、享受阳光。

北京市教委表示,将以课间15分钟“小切口”撬动育人质量整体提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际获得情况。各区各校将加强教研和教师培训,引导更多学科教师转变为课间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促进教学相长。

课间活动的创新与优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休息和活动时间,也促进了师生互动,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校园氛围。这种“小切口”的改革,正在为北京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