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课间延至15分钟,多方合力培养学生健康习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9: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课间延至15分钟,多方合力培养学生健康习惯

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这一政策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15分钟,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成为学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01

课间延长的意义

课间休息不仅仅是让学生上厕所、喝水的时间,更是他们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时段。研究表明,适当的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北京市教委此举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希望通过延长课间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户外活动和社交的机会。

02

如何利用15分钟培养健康习惯

科学规划课间活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延长课间时间不是简单的“放羊”,而是要科学规划,让学生的活动更有质量。例如,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提供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体育器材,鼓励学生参与。同时,也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既要满足活泼好动的学生,也要照顾到内向安静的孩子,可以设置阅读角、益智游戏区等。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针对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专家建议课间活动应注重调节学生的用眼方式。比如,组织学生到室外远眺,看看校园里的绿植,或者进行一些轻松的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重视心理健康

课间不仅是身体休息的时间,也是心理调节的重要时段。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心情树洞”、“心理咨询角”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长如何参与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政策的落实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间活动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家长可以与学校合作,参与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监督,比如担任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家委会等形式,为学校提供活动建议,共同创造一个安全、有趣的课间环境。

0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安全问题

安全是学校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增设学生值岗制度,让高年级学生担任“小卫士”,协助维持秩序
  • 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 优化校园空间设计,增加安全的活动区域
  • 建立畅通的医疗保障机制,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场地限制

对于场地有限的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利用走廊、楼梯间等公共空间,设置小型活动区
  • 实行错峰活动制度,分批次让学生到操场活动
  • 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不需要太多空间的运动,如原地跳绳、健身操等
04

成功案例分享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在课间延长政策实施前就已率先探索“课间15分钟”。学校通过优化设计校园长廊、种植园、美术作品展览区等,丰富课间活动供给,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运动和社交,效果显著。

清华附小通过科学规划课间活动,实现了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的双降。该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不仅关注身体健康,也重视心理健康,真正做到了“身有汗,眼有光”。

课间延长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但要真正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这15分钟成为他们童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