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应是交叉口放行方式的优先选择
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应是交叉口放行方式的优先选择
城市道路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通行设计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热门议题,目的是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但从重视工作到具体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今年公安部就推出八项便民措施,其中包含了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概念混淆和执行困境。加之业内人士对非机动车左转设计存在争议,对于优先实施非机动车一次左转或推崇二次左转方案各有见解,交警部门在执行任务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指导原则,面临着便民措施任务指导过于宽泛的实施困境。
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常见方式
常规交叉口的非机动车左转放行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与行人同流线的二次过街、与机动车同流线的一次过街及单独放行,适用路口各有不同。
其中二次过街的适用路口主要条件有:
- 采用各进口道轮放方式的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 某进口道未设置左转专用放行相位;
- 对向左转车流交汇处空间不满足非机动车安全通行时;
一次过街的适用路口主要条件有:
- 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
-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交叉口;
- 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的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 采用左转独立放行的多相位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非机动车单独放行的适用路口主要条件有:
- 机动车禁左但允许非机动车左转的信控路口;
- 机动车停止线前方设置了非机动车待行区的路口。
放行方式的选择误区
详细看公安部的八项便民措施及解读文件“推广城市路口行一体化设计,拓展非机动车等候空间,科学设置机非隔离设施,引导非机动车有序等候、顺畅通过,减少通行干扰”。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是路口综合改造措施,包括缩小右转弯半径、拓展行人与非机动车等候区、设置物理隔离设施等,而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只是其中的一种管控措施。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并不等于就是非机动车二次过街,非机动车二次过街也不局限在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这一种形式。
图1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示意图(资料来源:张水潮)
其二是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同流线左转一次过街当一种新型信控技术进行推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即非机动车跟随机动车一次左转,为法规默认规则,非新型管控方式。八项便民措施中同样要求,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推广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措施,便利非机动车安全快捷通过,提升非机动车通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路口没有特殊管控需求或路口条件限制(如机动车禁左、单进口轮放相位等),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应是优先选择的放行方式。
放行方式的利弊分析
分别对非机动车左转在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的二次过街、普通交叉口的二次过街和常规一次过街从安全性、效率性和经济性上继续分析,多角度的分析这几种放行方式的优缺点。非机动车独立放行的方式因其适用路口较少,暂不纳入分析比较。
(一)安全性分析
从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左转的通行轨迹分析,一次过街的机非冲突点(与右转机动车)为2个,与普通交叉口的二次过街基本一致,但少于慢行交通改造后的4个。
图2几种放行方式的冲突点分析
(二)效率性分析
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由于不需要二次等待绿灯放行,无论是总体通行时间还是停车此时其效率远远高于二次过街的放行方式,因此也是最受群众认可的放行方式。
图3几种放行方式的通行效率对比
(三)实施成本分析
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因为涉及部分土建改造、地面铺装和隔离带建设等,总体实施成本最高,并且因为可能会涉及到交叉口周围用地问题,其实施难度同样不低。二次过街因需要增设专用的二次过街引导标志牌和标志线,还需施划专门的非机动车二次等待区,同样需要一定建设成本。而一次过街因其属于交规默认通行规则,无需安装专门提升标志与标线,亦无需对路口进行专门改造,因此实施成本和难度最低。
因此,无论从整体安全性、效率性、经济性以及群众满意度而言,非机动车左转管控选择一次过街都是值得优先考虑的方式。
放行方式的选择
慢行交通一体化改造方式对路口整体实施效果好,路口空间利用率高,并且可以有效缩短行人过街距离,提高其安全性。但由于其整体实施成本高,通常还会涉及多个部门的组织协商,实施难度同样较大,因此优先考虑在新建路口或改扩建路口实施。二是非机动车过街需求量大路口,如高峰周期内非机动车待行需求量>现有路口可施划待行空间,非机动车通行绿灯时间需求>机动车通行绿灯时间需求等情况的路口等。
在普通路口实施的非机动车左转二次过街放行方式,由于其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宜在以下条件路口实施:
- 未设置左转非机动车专用相位;
- 对向左转车流交汇处空间不满足非机动车安全通行;
- 左转非机动车通行需求量<非机动车二次待行区面积。
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的放行方式虽优点多,也更符合驾驶员行驶习惯而广受欢迎,但由于正常路段上非机动车靠右行驶的基本规则,进入交叉转向通行是易与其他交通流发生冲突,因此实际的实施情况多受限制。宜在满足以下条件的路口实施:
- 设置有左转机动车专用相位;
- 对向左转车流交汇处空间满足非机动车安全通行(推荐值为4米以上)。
总结
今年公安部推出8项公安交管便民措施,体现出了优化城市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提升市民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交通出行的愿景。而落到实处,交管部门对非机动车过街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满足基本条件情况下应优先从安全性、效率和市民需求角度进行选择,以实现城市交通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