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缺乏会导致坏血病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缺乏会导致坏血病
维生素C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原理如下:
合成原理
胶原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骨骼等组织中。这种蛋白质本身在水中不易溶解,需要将其盘绕的三股螺旋结构解开,变成可溶的明胶,才能更容易地溶于水。
明胶是由氨基酸构成的长链分子,与其他蛋白质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含有大量亲水性氨基酸,特别是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这两种带羟基的氨基酸,在其他蛋白质中很少见,是胶原蛋白的“特色”氨基酸。
人体能够合成这两种特色氨基酸,具体过程是将食物中的赖氨酸和脯氨酸加上一个羟基,转化为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在这个合成过程中,脯氨酸的羟化需要活性维生素C的参与。
因此,当活性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蛋白的正常合成会受到影响,导致细胞连接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身体各部位的胶原蛋白合成。
缺乏维生素C导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带来的危害
所有需要胶原蛋白的部位,包括骨骼、筋腱、皮肤、血管等,都可能因维生素C缺乏而出现问题。虽然皮肤状况不佳可能不会立即危及生命,但血管问题则可能非常严重,因为血管的外壁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也含有大量胶原蛋白。
一旦血管维护出现问题,从皮下出血到内脏出血,都可能是“坏血病”的症状。维生素C之所以被称为抗坏血酸,就是因为其具有预防这种疾病的作用。
扩展资料
维生素C除了在胶原蛋白合成中发挥作用外,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维生素C是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
同时维生素C还具备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在人体内,维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剂,用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底的氧化应力。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也需要维生素C参与作用。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通过肝脏合成维生素C,因此不存在缺乏的问题;但是人类、灵长类、土拨鼠等少数动物却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