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台风后农作物如何快速恢复?
海南台风后农作物如何快速恢复?
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海南农业,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0.96万亩,经济损失高达119.48亿元。面对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海南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一线,指导农民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政府快速响应,专家团队奔赴一线
台风过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立即行动,制定《“摩羯”台风灾后农业农村恢复工作方案》,并迅速组建7个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分赴海口、文昌、儋州、临高等受灾严重市县,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
在海口市,专家团队深入受灾严重的蔬菜基地,针对2000余亩水淹基地及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受损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排水、清理、翻耕、消毒、补种等措施。同时,专家们还通过制作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视频,扩大技术指导的覆盖面。
科学指导,精准施策
在文昌、临高等地,蔬菜大棚和水稻田受损严重。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农户开展排水、培土固定、追肥、病虫害防治及快速育苗等措施,确保作物生长得到有效保障。针对倒塌的育秧厂房,组织人力物力迅速抢救设备,加速恢复育苗能力。
定安县香蕉基地损失尤为惨重,超过500亩香蕉绝收,蔬菜大棚也损毁严重。指导组强调及时排水、收割倒伏水稻、消毒土壤、重新搭建大棚及补种速生叶菜等关键步骤,以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生产。
澄迈县则面临大面积蔬菜及香蕉绝收的困境。专家建议迅速清理受损大棚,重新搭建并消毒土壤,同时指导蕉农科学施肥留芽,增强蕉树恢复能力,全力降低灾害影响。
大规模救灾资金支持
为保障灾后恢复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和海南省已安排11.85亿元救灾资金,其中中央下达第一批自然灾害救灾资金0.85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台风灾害灾后应急恢复资金1亿元,海南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农田修复、物资采购、保险理赔等方面,为灾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保险理赔快速启动
截至9月8日17时,海南省共收到农险报案3249件,共计估损金额2.4996亿元。目前已完成勘查84件,已完成理赔案件16件,共计赔付金额1396.62万元。保险理赔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受灾农户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
农资储备充足,生产秩序逐步恢复
目前,海南省农药、化肥储备充足,种子储备预计可供应40万亩水稻、23万亩玉米和30.5万亩瓜菜的种植需求。北部5市县畜禽死亡数量较多,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正调运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到受灾地区,确保灾后无大疫。
未来展望
尽管台风“摩羯”给海南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政府的有力组织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生产正在逐步恢复。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做好受灾情况统计工作,进一步摸清底数,为灾后农村农业复工复产工作提供支持;指导市县及时组织人员入户查看农户受灾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绿色通道”进行帮扶;指导市县开展灾后农作物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控和动物防疫等恢复生产工作;指导市县做好农田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修复工作。此外,还将整合各类资源,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救灾资金和农业项目资金,协调金融保险机构贴息贷款赔付等,加大对灾后农业复产的投入力度。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的农业生产必将早日恢复正常,农民的生活也将逐步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