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果园机械化率超70%,智能装备引领果业现代化
青岛果园机械化率超70%,智能装备引领果业现代化
近日,青岛市举办了果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现场演示推介活动,展示了20余款先进的果园生产装备,包括地枪施肥机、风送弥雾打药机、遥控割草机等,这些“黑科技”大大提高了果园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青岛现代标准化果园机械化率已达到70%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水果产业的现代化种植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岛在水果产业现代化方面的成就,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青岛果园机械化率已达70%,居全国前列
作为我国水果主产区之一,青岛在果园机械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据青岛市农技中心介绍,目前全市现代标准化果园机械化率已达70%以上,这一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黑科技”装备亮相,果园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在活动现场,20余款先进果园生产装备轮番登场,展示了机械化为果园生产带来的便捷高效。
地枪施肥机是其中的明星产品之一。它能够一键完成地枪深入地下对根系施肥,解决了人工施肥既费力又难以深入根茎部分的问题。果农郭立红表示:“这款机器操作简单,效率高,一台机器能顶我们好几个人工。”
风送弥雾打药机同样引人注目。这种打药机每小时喷洒面积可达5亩以上,作业效率较传统打药机提高5倍以上。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展示的极飞M500遥感无人机也备受关注。机手利用无人机对果园进行信息采集后,能够监测果树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果园中土壤信息和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并且在收获季节更好地掌握果实成熟情况。根据平台决策信息,果农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精准施用农药和肥料,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
烟台成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遥控割草机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机器的最高爬坡坡度可达40度,割草高度为4-15厘米。通过手机等终端提前规划好路径后,机械便可按照规划路径自主完成作业。通过前端安装的可视避让设备,机械还可实现5米内精准识别人、车和动物,并自动避让。
建设示范基地,推广关键环节装备
青岛市农技中心以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为抓手,在全市建立了3处果园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推进苹果、葡萄等果园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示范基地以解决果园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配套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为基础,突出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通过现场演示、田间日等活动,青岛市推广了耕整地、开沟施肥、生草刈割、植保、枝条粉碎等关键环节装备300余台套,示范果园生草栽培刈割、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5项。这些措施带动了全市65万亩果园全程机械化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提升。
智慧果园建设,数字化赋能果业发展
除了现代化农机设备,数字智慧果园也正成为青岛市林果业发展的着力方向。在演示会现场,山东科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为果农演示了一款智能灾害预警防范小程序。“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进行完整的数字化监测和产品的全程追溯。”技术人员介绍,配套的服务模块为用户提供了生产管理中所需要的农业机械设备、农资、农业技术、专家等服务支持,帮助种植主体少走弯路、果园生产节本提质增效。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果农增收有保障
果园机械化的普及,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显著降低了果农的劳动强度。以遥控割草机为例,通过手机等终端提前规划好路径后,机械便可按照规划路径自主完成作业。通过前端安装的可视避让设备,机械还可实现5米内精准识别人、车和动物,并自动避让。
机械化还带来了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提升。以风送弥雾打药机为例,每小时可喷洒5亩以上,效率是传统打药机的5倍以上。果农郭立红感慨地说:“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我才知道果园中还有这么多‘高大上’的机器,特别是遥控割草机和遥控风送打药机,操作简单效率高,一会儿工夫就能完成一个行间的工作,一台机器能顶我们好几个人工。”
未来展望: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
尽管青岛市果园机械化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经作机械处处长吴传云指出,机械化远不是终点。下一步,还要深研适合不同场景的果园动力平台,加快推进修剪打药、疏花蔬果等环节的机械换人,开展采收转运、清园管护等环节的机具研发推广应用,让特色农业真正成为高效农业、富民产业。
青岛果园机械化的成功经验,为全国水果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装备的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果园将更加智能、高效,果农的劳动强度将进一步降低,水果产业也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