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果产量超3300万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广西水果产量超3300万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广西,这个被誉为“果盘子”的地方,正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中国水果产业的纪录。数据显示,广西水果产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更是达到了3389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8。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广西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创新应用。
科技创新引领水果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广西依托17家农业科研院校的7个水果团队,建设了112个试验示范基地,葡萄一年两收、柑橘树冠覆膜延迟采收、“光驱避”防治荔枝蒂蛀虫等多项技术得到规模化运用。同时,广西还建设了8个水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长性状鉴定评价基地,对60个优势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和品种评价。
在火龙果种植方面,广西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2021年,广西火龙果产量达56.69万吨,成为国内第一生产省份。通过技术创新,广西火龙果单产从2016年的1.24吨/亩提升至2020年的1.54吨/亩,增幅达23.82%。
绿色发展打造高品质水果品牌
广西以“三品一标”为抓手,积极推动水果产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广西已有647个水果类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面积达1461.91万亩,产量达2128.2万吨。广西还建成了恭城月柿、恭城柑橘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共20多万亩。
在品牌建设方面,广西打造了南宁火龙果、平南石硖龙眼、北流荔枝、百色芒果等知名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百色芒果、恭城月柿、桂林罗汉果等已成功出口海外。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名单中,广西入选的12个品牌中有5个是果品品牌。
产业融合推动水果经济蓬勃发展
广西水果产业不仅规模大、产量高,还实现了全年供应。目前,广西已形成8大特色柑橘产区,桂西芒果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芒果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多种优稀新水果在广西开发并形成规模基地,年产量超20万吨的果品有10余个。
在市场开拓方面,广西依托沿边临港、口岸通关等优势,2023年水果进出口达127亿元,同比增长74.4%。广西还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成为全国拥有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最多的省区。
未来展望:打造面向全国和东盟的水果交易中心
广西正加速推进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建设,目标是打造面向全国和东盟的水果交易、展示、结算、仓储、加工、物流、通关高度集聚的交易中心。广西还计划培育和引进一批水果深加工企业,开展“桂品出乡”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的市场知名度。
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广西这个“果盘子”必将更加丰盈,为全国人民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美味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