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帝内经》教你合理作息养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帝内经》教你合理作息养生

引用
凤凰网
8
来源
1.
https://i.ifeng.com/c/8XqTEwsjcUM
2.
https://mall.ifeng.com/c/8XqTEwsjcUM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5609530660248978061
4.
https://www.shanwei.gov.cn/swwjj/zwgk/content/post_1015446.html
5.
https://www.cd2y.com/jkzd/kpwz/content_511510
6.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07333.html
7.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39064.html
8.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90733.html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其中,关于作息养生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为现代人提供了科学的养生之道。本文将从《黄帝内经》的时间医学智慧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合理作息实现养生目标。

01

时间医学: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经脉和脏腑,形成了独特的“子午流注”理论。这种时间医学的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科学的作息养生之道。

子时:万籁俱静正好眠

子时(23点到1点)是一天之中阴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段。《黄帝内经》强调“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此时入睡,五脏六腑都能得到充分休息,第二天人的身体状态就会很好。

丑时:肝脏藏血不熬夜

丑时(1点到3点)是肝经当值的时间,如果此时能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肝脏排毒和修复。反之,熬夜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面色暗淡无光。

寅时:肺脏主气好歇息

寅时(3点到5点)是肺经当令的时段,健康的人应该处于深睡状态,通过深度睡眠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如果此时容易早醒,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卯时:大肠当值宜排便

卯时(5点到7点)天已亮,此时应正常排便,排出体内毒素。同时,这也是晨练的最佳时间,有助于唤醒身体,开启新的一天。

辰时:食用早餐正当时

辰时(7点到9点)是胃经最活跃的时段,此时一定要吃早餐,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如果此时进食,有助于胃部健康。

巳时:脾经当值精神足

巳时(9点到11点)是脾经当令,这个时间是人一天中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高峰,适合高效工作或学习。

午时:心主神明当小憩

午时(11点到13点)是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此时小憩片刻,对心脏大有裨益。即使无法入睡,闭目养神也有助于养心。

未时:畅通血管喝点水

未时(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当令,此时喝水或喝茶,有利于小肠分清泌浊,促进消化吸收。

申时:工作学习练身体

申时(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当值,此时运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下午4时左右,人体新陈代谢率高,运动能力也达到高峰,适合锻炼身体。

酉时:補腎养经两相宜

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当值,此时是一天中阳气收藏的时辰,适合放松身心,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

戌时:心包当令宜欢愉

戌时(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当值,此时宜保持心情舒畅,可看书、听音乐、练太极等,有助于心神安宁。

亥时:温水泡脚助睡眠

亥时(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当值,此时宜睡眠,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睡梦中,百脉可得到休息,对身体和美容十分有益。

02

四季养生:顺应自然规律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四季养生法,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和饮食,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春生:夜卧早起,养阳补肝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使精神愉快。春季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容易侵袭人体而损耗阳气。平日,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瘦肉、蛋类、优质蛋白质、豆类、蔬菜等,帮助祛寒散邪、辅助阳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天来时,气血从内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春季第一补,重在补肝。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的时候,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能养肝气。因为,人在侧卧的时候,血自然就归到肝经里去了,“肝主藏血”,血一归到肝经,人体就能安静入睡,肝也开始一天的造血功能了。

夏长:夜卧早起,养心消暑

夏天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保持愉快。中医认为夏属火,通心,人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养心首先得睡好。酸枣仁是一味宁心安神的好食材,煮粥放点酸枣仁,有助于养护心脏。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配合放点莲子,清心安神。夏天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等。夏至养心清暑,首先推荐夏至三叶茶,分别是荷叶、竹叶、薄荷叶。夏天可以三叶合泡(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 ~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

秋收:早卧早起,润肺防寒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敛的季节,人应早睡早起,保持神志的安宁。秋属金,金主肺,所以秋天适合养肺。肺主升清,通达水液的代谢,而秋天气候干燥,气体的交换容易影响肺功能。尤其是入秋后天气渐冷,肺气易损,肺部疾病高发,所以养肺显得特别重要。可多吃蜂蜜、枇杷、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以益胃、养肺、生津。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卧不可贪凉。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来说,时常刺激按摩双手,对健康大有裨益,尤其能够起到养肺功效。方法:两只手十指张开,掌心相对拍打手心100次。以掌心微微发红发热的程度为宜,拍完搓一搓双手。秋季主“收”,万物趋向于以收藏为用,人体的代谢废物也易在体内蓄积,导致各种疾病。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身体三通:大便通、小便通、汗液通。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正常人每天吃500克左右的蔬菜、适量粗粮是远离便秘的好方法。

冬藏:早卧晚起,补肾养心

冬天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人应该早睡晚起,不要妄事操劳。冬季寒冷,补肾正当时。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这时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睡眠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尤其要睡好“子午觉”。中医所说的“子午觉”,即每天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及午时(中午11点到1点)是养肾最需要睡觉的时段。冬季养生重在养神,主要是藏神,以使志伏,多读书报、赏花草、听音乐、嗅柑橘皆可调养心神。其次是晒太阳,接受“日光浴”,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胸怀舒畅。冬天,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多吃一些,尤其是喜欢多吃牛羊肉之类的“热食”,容易伤胃。其实,老人冬季养胃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可以选择芹菜、莴笋、生菜等,可以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同时要遵循渐进的原则,少吃多餐,既保持总量,又不让胃挨饿。

03

结语

《黄帝内经》的作息养生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照顾身体的方法。通过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法和四季养生法,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重新审视古人的智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