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九大步骤助力谱系孩子突破数学难关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4: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九大步骤助力谱系孩子突破数学难关

一个8岁还不会5以内加减法的谱系女孩,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仅仅半年时间就掌握了百位数的混合运算。这位母亲总结了从数与量的概念到多位数计算的九大步骤,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理解孩子视角的重要性。

一个手有5个指头!
在跟邻居3岁小男孩掰扯数10次后,8岁的朵朵扯着嗓子喊了出来,那状态像极了辅导孩子学习崩溃的老母亲。
在我试图引导朵朵,让她明白3岁的孩子不会数数很正常时,她若有所思,随后感慨:“哎,这个小孩数学不好……”
听到这句话,旁边带娃的家长都乐了,我也忍不住笑了,但很快意识到,这句话她是跟我学的。
1年前,她连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都还频频出错,我也一度崩溃,甚至已经在心里默认了她数学不行。谁料,几个月的时间,她竟连百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都搞定了,甚至还能计算一些负数加减法。
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除了孩子开窍,我想这些方法也出了大力,故分享给大家。

01
计算不止需要技巧
还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
第一步,明白数与量的概念。
数是数,量是量,很多孩子会数数,但弄不懂量。比如开篇提到的3岁小男孩,他能流利地从1数到10,却数不清楚一个手有5个手指头。
数与量的对应练习,可以放在实际生活中,比如做饭时请孩子帮忙拿3个鸡蛋,买水果时明确5个苹果等。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给孩子加入比大小的概念。
第二,掌握数的连续性。
1,2,3,4……97,98,99,100。
平时生活、游戏中,家长可以见缝插针地带着孩子多玩数数游戏,正着数,倒着数。这有助于他们掌握数的连续性。
不过,单单用嘴数出来还不够,还要用笔写出来,尤其是上小学后,发现孩子计算不过关时,更要天天练习。
我在教朵朵计算时,走了若干条路都行不通后,就回过头来让她每天默写1—100,100—1,这个过程持续了2个月。她从最初需要快1个小时才能写完,而且会有漏掉的、错误的,到最后不到10分钟完成并且全部正确。
第三,了解数的规律性。
连续性是规律性的前提。
规律性练习和连续性可以同步进行练习。
比如让孩子2个2个的数数,即2,4,6,8,10……;5个5个的数数,即5,10,15,20……;10个10个的数数,即10,20,30,40……
这一过程的练习,给大家推荐《七田真全脑开发练习册》,有很多直观的题目,特别有助于谱系孩子理解。

第四,10以内加减法。
在孩子对10以内加减法应用不够熟练时,可以用实物比如木棒、手指,摆一摆,比一比。
也可以让孩子把大数放在心里, 小数放手上,计算时接着往下数。
比如6+2,心里想着6,手上伸出2个指头,继续往后数,7,8。答案就是8。
同时在生活中,上下楼坐电梯时也可以给孩子巩固练习。
第五,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
20以内进退位的掌握是计算的转折。
相比凑十法、破十法,朵朵还是更习惯把大数放心里,小数放手上这样数下去。加法往后数,减法往前数。
既然能算出正确结果,那就不强求一定要凑十,破十了。
第六,凑成10的几组好朋友。
1+9=10,2+8=10,3+7=10……
可以通过摆木棒,伸手指,歌谣等方法让孩子记住,这是尝试复杂运算的前提。
第七,竖式计算。
20以内加减法明白原理后,就可以开始教孩子竖式了。
第八,个、十、百计数单位的理解。
在孩子有一定数学基础后,就引入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可以把每个单位比作一个小房子,只能装下一个数,也就是从0-9,当数字再变大时,就需要新的房间。
第九,多位数计算。
在这个环节,我编了一个小故事,个位是小弟,十位是大哥。
减法是两个部落打仗,小弟先出击,去对付对方的小弟,小弟的数不够时,大哥就派兵支援,派出自己位上的一个1,到小弟那里就变成了10。
甲方是两个部落联盟,小弟们先聚集在小房间,超过10个人装不下了,就变身成更强的成员,去大哥房间,剩下多余的留下来。
编成故事后,朵朵不到 一周就熟练了多位数进退的加减法。
同时,我还配合使用了新加坡数学教材,有非常直观的展示。

第十,百数板。
陪着孩子玩百数板,让孩子可以观察不同行和列数字变化规律。

上 面提到的方法并不是按照严格的顺序进行的,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安排。
在孩子数学没开窍阶段,家长一定不要轻易感慨他数学不好,他会产生更加抗拒的情绪。 我们吃过这亏。 多鼓励,适当降低难度,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 就会越来越顺利。
避免一页上百道题的练习。算式太密集,孩子也会抗拒。 可以把题目间距变大,看起来更舒服。

02
**辅导孩子学习
**
最难的是家长保持不崩溃
有娃的家庭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别管是爹是妈,是爷爷是奶奶,谁辅导作业谁崩溃。
孩子的行为牵动着家长的情绪,家长的情绪反过来又影响着孩子的表现。当努力很久,依旧看不到孩子的变化时,家长很难不崩溃。
熬娃计算这两年,我经历了焦虑、愤怒、无奈、放弃等各种跌宕起伏的情绪。分享一下这段心路历程,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阿斯伯格孩子,应该不愁数学吧?
或许是过于乐观,或许是过于无知,我放心大胆地在没做任何学业启蒙的基础上,让阿斯女儿迈进了小学的校门。
果然,开学第一周就被打趴下了!
一年级呀,6、7岁的孩子呀,别说2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连100以内的都已经学会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5以内计算都搞不清楚的女儿,数学课完全找不到存在感,于是便各种捣乱。
别说对谱系孩子来说学业不重要,也别说课堂内容听不听得懂都无所谓,孩子真真儿一点也跟不上的时候,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便会接踵而至。
咋办?只能恶补了。
或许因为没开窍,或许因为方法不对,单单教会女儿5以内的加减法,我就用了1年半。哎,搁谁谁都会崩溃吧!
于是我吼了,打了,骂了,甚至在孩子半小时做不完5道题目后把她关到了门外。
结果,她更抗拒了,每次一提到做数学题就开始紧张。
看到孩子这样,我也心疼,于是说服自己认命,并在不经意间跟很多人提到了:“哎,我家孩子数学不好!”
直到在《阿斯伯格综合征指南》看到阿斯孩子机械计算能力有障碍,我知道女儿不是唯一的例外,心里也平衡了不少。
于是,后面再辅导女儿计算时,心态便平衡了很多,也会试图多想一些方法帮助她克服障碍。
就这样,在老母亲不断反思和总结下,转机终于开始慢慢光顾。
到现在,朵朵除了学会了百位数的混合运算,还能做一些复杂的规律题了。

03
从成人世界看用途
从孩子视角看问题
谱系孩子练习计算的意义是什么?
除了在学生生涯中理科考试中有很大的影响外,步入社会后,计算是否还非常重要?
对于谱系孩子学习、教育,作为家长,我更多地会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计算?计算准确性和速度有什么要求?
想来想去,复杂的计算,基本都靠机器了。不好意思的说,我能接触到的最复杂的计算应该就是双十一算满减了,这连计算器都不用按,系统直接提示了
从成人世界看用途,计算也就这么回事,只要孩子能掌握基础,将来就不会在这方面受限太多。
但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要试图从他的角度出发了。
举个例子,有段时间,朵朵的“比大小”总是出错,我很诧异,这么简单的题目,为啥就做不对呢?
直到有天看到她拿着手指比划,才反应过来,她理解的大小是空间的大小,就像大象比蚂蚁个头大一样,她在比数字的个头和胖瘦。
作为家长,只有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才能理解他的障碍,才能提供对应的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