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这些“有福之地”您都去逛过吗?
北京的这些“有福之地”您都去逛过吗?
老北京人常说“您吉祥”,这不仅是简单的问候语,更体现了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北京的胡同里,几乎每个稍大的地方都有寺庙或祠堂,这些“有福之地”不仅是信仰的寄托,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故事的寺庙,感受北京的历史魅力。
紫清宫:哪吒祈雨的传说
地址:通州区大成街1号(三教庙院内)
紫清宫位于京杭漕运码头附近,自古以来就是商贾和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场所。这座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中期,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重修。民间传说紫清宫掌管抗旱,每当旱年,人们便会来此求雨,而求雨的对象不是太上老君,而是宫中壁画上的哪吒。紫清宫与对面的镇河塔(燃灯塔)相呼应,寄托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祈盼。
通州清真寺:十八个半截儿的胡同迷宫
地址:通州区清真寺胡同1号
通州清真寺是北京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南街清真寺一带是回族居住区,方圆两公里内曾遍布清真馆子。这座古寺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场所,也是品尝清真小吃的好去处。不过,寺周围的胡同错综复杂,建议新手司机谨慎驾驶。
广济寺:十米巨画的指画艺术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
广济寺是京城著名的“内八刹”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金代。寺内最著名的文物是乾隆九年(1744年)由画师傅雯所绘的十米巨画《胜果妙因图》。这幅画采用独特的指画技法,不用笔,而是用手指、指甲、手掌等不同部位蘸墨作画,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法源寺:红遍京城的香雪海
地址:西城区教子胡同南端法源寺前街7号
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之一,见证了中国许多历史大事件。它不仅是“戊戌六君子”停尸之所,也是宋钦宗被囚禁之地。如今,法源寺最出名的是每年丁香花开时节的“香雪海”,古寺清幽,花朵芳香怡人,成为京城网红打卡地。
万寿寺:京西小故宫的古树之美
地址:海淀区万寿寺路1号
万寿寺始建于明代,是李太后出资、冯保选址督造的皇家寺院。清代时,万寿寺成为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京西小故宫”。慈禧太后往返颐和园时必在此拈香礼佛。寺内古树众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最早的石造像
地址:海淀区五塔寺村24号(近动物园西北门)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明代永乐年间的“五塔寺”,寺内的金刚宝座塔融合了印度佛塔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馆内收藏的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造像是北京地区已知的现存最早石造像,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大觉寺:乾隆御笔下的禅意
地址:海淀区大觉寺路9号
大觉寺创建于辽金时期,兼具帝王行宫的功能。寺内保存有明代原构的大雄宝殿、乾隆皇帝御笔“无去来处”匾额、金代遗物龙潭螭首石雕等珍贵文物。寺内古树参天,环境清幽,是京城著名的禅修胜地。
东岳庙:京城碑刻之冠
地址: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东岳庙是京城碑刻数量最多的古迹,有史料记载的就有163通。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孟頫手书的《道教碑》,书法价值极高。此外,还有老北京顺口溜里的“四绝”——“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等待游客探寻。
云居寺:北京的敦煌
地址: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
云居寺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房山石经”闻名于世。寺内保存有《开元大藏经》《契丹藏》等珍贵石刻经版,是中国仅存的一部大藏经版,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法海寺:明代壁画的艺术巅峰
地址:石景山区模式口28号
法海寺的明代壁画被誉为“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作的精美壁画。由于大殿需要避光保护,参观时需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使用专业冷光源手电,且严格控制参观人数。这组壁画的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膝盖发软”的艺术魅力。
“手绘北京”系列
《得闲了,玩儿遍北京》
《馋了,风味儿北京》
“手绘北京”系列延续《北京名物》,以北京美食、北京休闲娱乐生活为创作对象,由专业艺术家组成创作团队,通过手绘原创的艺术形式呈现北京历史之韵,都市之美,以艺术家的视角,勾勒北京风物、名所及生活状态。每一个分册都要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碰撞。
《得闲了,玩儿遍北京》主要收录了北京的著名公园、休闲娱乐方式。金壁辉煌的故宫,蓝天映照下的天坛,水光与绿色交织的颐和园,繁华的王府井与前门,载着老百姓喜怒哀乐的胡同,承载儿时记忆的石景山游乐园和被疯狂打卡的环球影城......
《馋了,风味儿北京》主要讲述北京的特色饮食文化以及饮食的融合。春天的春饼,夏天的芝麻酱,秋天的烧茄子,冬天的大白菜;无论是御膳还是胡同里的美食,都有独特的讲究,本书将饮食文化与百姓生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构成京城百姓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