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永债市场大爆发,2025年趋势如何?
2024年二永债市场大爆发,2025年趋势如何?
2024年,中国商业银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数据显示,全年二永债发行规模超过1.6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38.7%,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轮发行热潮背后,是市场利率下行、银行资本补充需求以及监管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
市场利率下行激发赎旧发新热潮
2024年,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为银行提供了难得的融资窗口。Wind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的加权票面利率分别为3.5268%和2.4497%。利率的显著下降,激发了银行通过赎旧发新来优化资本结构的热情。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执行总监张丽指出,2024年1-8月,银行“二永债”收益率跟随债市波动下行,利差维持较低水平。进入9-10月,受政策预期影响,利差有所回调,但11月以来再次呈现修复态势。利率的下行趋势,为银行提供了低成本融资的良机。
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旺盛
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资本消耗随之增加。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4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3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7%。虽然整体资本充足,但部分中小银行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不足、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相对狭窄,发行二永债成为重要的资本补充途径。2024年,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达到4305.90亿元,是2023年的2.8倍,发行数量达到75只,较上年增加15只。
监管政策引导作用显著
2023年11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银行资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规实施后,银行需要更加精细化地管理资本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永债的发行。
此外,2024年是商业银行永续债首次进入主动赎回期,大量债券达到可赎回节点,也推动了赎回量的上升。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78家银行赎回了“二永债”,总偿还量达到了1.1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1.81%。
2025年市场展望:供需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
展望2025年,二永债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供给端来看,2025年仍有约1.2万亿元二永债到期,银行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但从需求端来看,市场利率走势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将直接影响发行节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2025年二永债净融资规模在3500-4000亿元左右,对应发行规模在1.55-1.6万亿元。其中,国有大行在获得特别国债注资后,发行需求可能下降;而股份行与城商行由于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仍有较大的发行需求。
投资价值分析:关注信用利差和个券选择
对于投资者而言,二永债兼具股债双重属性,是重要的信用债投资品种。但其特殊的风险特征,如次级条款和延期支付条款,也要求投资者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
在利率下行环境中,二永债的收益率吸引力有所下降。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唐元懋建议,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高等级二永债的配置价值。截至1月10日,3年期AAA-级银行二级资本债的信用利差已处于约28个基点的历史高位,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同时,投资者也需关注个券的信用资质。2024年,有6家银行选择不行使赎回权,虽然数量较上年减少,但仍需警惕尾部风险。不赎回的银行多为规模较小、不良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弱的农商行,投资者应避免过度下沉。
结语
2024年二永债市场的爆发,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资本补充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积极变化。展望2025年,虽然市场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二永债作为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和投资品种,仍将在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