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全球储能BMS的技术发展及竞争趋势——热失控管理技术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0: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全球储能BMS的技术发展及竞争趋势——热失控管理技术篇

随着全球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热失控作为电池安全的关键挑战,其管理技术成为储能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研究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2024年全球储能BMS在热失控管理方面的技术发展及竞争趋势。

热失控是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过充、内部短路等,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失控,产生大量热量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现象。

对于电化学储能系统来说,热失控抑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两种常见的热失控抑制管理方法:

1. 热管理设计预防: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提高电池的散热效率来预防热失控。相比较自然冷却和强制风冷,液冷是一种散热效率较高的热管理方式。因此,增加液冷系统是一种有效预防电池系统热失控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从抑制热扩散方面来减轻热失控对电池的损伤。

2. BMS监控: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控是一种针对电气滥用和热滥用的有效抑制手段。它主要是通过提高电池状态的估计精度,避免过充放造成的热失控。此外,BMS监控还可以设置温度分级报警,在热滥用发生之初就对系统发出警告,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热失控的发生。

总的来说,热失控抑制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的散热性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控能力、环境温度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失控抑制管理策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热管理控制和热失控分析

热管理控制:

A. 根据电芯排布(风道走向、液体流向)对电芯温度建模,通过软件对电芯温度进行分析,进行调温;

B. 总正、负、模组连接排温度点和电芯分开,软件控制策略不同;

C. 联合电池包热仿真数据,找到最低、最高温度点,进行温度测量;

D. 温度采样分辨率0.1℃;

E. 多维度对比电池面温度传感检测技术及高速高精度温度采集及补偿;

热失控分析:

A. CO/VOC浓度检测

B. △U和△T检测

C. 热扩散模型分析

储能BMS(电池管理系统)热失控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涉及到电池技术、系统设计、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随着电池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热失控问题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需要明确的是,热失控是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过充、内部短路等,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失控,产生大量热量并可能引发火灾的现象。因此,对于储能BMS来说,预防和控制热失控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电池材料的应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储能BMS热失控的风险有望逐渐降低。

1. 新型电池材料:目前,锂电池是主要的储能电池类型。未来,随着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降低热失控的风险。

2. 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智能化是储能BMS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热失控的异常情况,从而避免热失控的发生。

3. 系统设计的优化:在储能系统的设计中,通过优化电池包的结构、散热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等,可以降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系统的散热效率,从而减少热失控的风险。

然而,尽管有这些积极的发展趋势,储能BMS热失控问题仍然存在挑战。例如,电池的老化、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电池状态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热失控的预防和控制更加困难。因此,未来仍需要持续加强对储能BMS热失控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储能BMS热失控发展趋势呈现出逐渐降低的风险,但仍需持续关注和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有望进一步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资料来源:EESA、华塑科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